第338章 桃溪村的鱼塘、荷塘 (第3/3页)
式,最大限度保证了鱼苗的健康。
桃溪村的鱼塘不能单养一种鱼,得讲究个“混养”。
鱼塘里“上层、中层、底层”都得占满,喂一次草能养活三层鱼。
草鱼占四成,这东西吃草长得快,再配上白鲢和花鲢,各占两成半和一成五,它们在水里能起到清洁作用,让水质保持稳定,底层再养些鲤鱼和鲫鱼,占一成五和半成,它们能吃剩下的饵料和杂物。
这样搭配起来,一亩塘放上千把尾鱼,到年底个个都能长得肥美,能把找老七的嘴笑裂。
到时候先把大鱼卖了,小鱼留着明年当鱼种,一亩鱼塘收上一千五百斤鱼不难,最少也能卖个十五到二十两银子,四口大小不一的鱼塘加起来至少六亩地,光是鱼塘就能给桃溪村带来近百两的公账收益,别说赵老七能把嘴笑裂,桃溪村的所有村民也都能实现鱼肉自由。
谢广福心里琢磨,要是桃溪村真按这套法子好好养,到了年底,沈砚的淮月楼的菜单上,说不定就能添一道鲜美的“清川河活鱼”了,说不定李月兰还能把“清川河活鱼”挂上小黄车呢,这种无污染的纯河鱼,肉质可比那些吃饲料长大的鱼鲜美多了。
况且李月兰的小黄车的确也该上架些农副产品了增加银行卡的收益,只靠张秋笙的那些竹编工艺品和直播挣的钱,不足以支撑古今货币的周转。
之前他让桃溪村的人开垦的河滩菜地如今也冒出了绿油油的菜叶子,再过半个月就能陆陆续续吃上速生青菜了,桃溪村的村民不单可以彻底摆脱吃野菜的苦日子,还能把多出来的菜运到县城里卖掉,换成银子贴补家用。
桃溪村那一块留置的深水田,现在属于村里的集体田,赵老七已经安排人把田里的水排干,上个月也完成了清淤泥的工作,目前还有人在那边上工,做一些把田埂加高加固的工作。
三月也正是种藕的好时节,谢广福盘算着,是该让家里的孩子们上网挑那些能开花、结子、长藕三样都行的品种放在奇珍坊售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