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桃源施工队成立 (第2/3页)
果子。
因为这事,李月兰最近不仅拉着谢秋芝上网课学习嫁接技术,还拉着万宝娘和王双双在自家的菜园子里做嫁接实验,三人要先一步学会正确嫁接果树枝,才能更好的教村里的婶子娘们嫁接,有了技术加持,果树枝的嫁接成功率才会高一些。
也因为是废弃果园改良嫁接,果园里的老果树必须“同科同属”才能能互相进项嫁接,桃接桃、梨接梨,苹果接海棠。
跨品种嫁接是绝对不行的,就好比苹果不能接山楂,接过去也是活不成的。
这些细节问题,李月兰先一步在空间里自学之后,再手把手的和万宝娘、王双双两人动手实践,有时候谢秋芝也会拉着张图图过来学习观摩。
值得一提的是,谢文研究的“斗槽式连锁双驱水车”图纸已全部解析完成,并编撰成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籍。
这本书现已经交到张林木父子手中,让他们在闲暇时研究水车的各个零部件,把能做的先做出来。
等所有的零部件都做完之后,再进行组装,估计过不久清川河上就要建起第一架三用水车了。
另一边,桃溪村的鱼塘按计划投放了四成草鱼苗,其余则混养了白鲢、花鲢、鲤鱼和鲫鱼等品种。
四个鱼塘总计投放鱼苗超过四千尾。
理事会上,赵老七再次愁容满面地提出:这么多鱼,水草恐怕不够吃。
谢广福给出了建议:桃源村有一片废弃的军器监牧草场,长满了野生的黑麦草和苏丹草,非常适合用于喂养草鱼,允许桃溪村现割现用,但需支付一定费用。
赵老七一听就蔫了:“这……怎么连杂草也要收钱啊?”
谢广福解释道:这片原属军器监的牧场虽然已经荒废,但底子仍是军马场牧场,地上生长的黑麦草、苏丹草、象草和苜蓿都属于优质牧草,割来养鱼完全没问题。
而且价格非常低廉,三百斤鲜草仅收一百文,几乎等于白送。
赵老七一听这个价格,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这么一算,确实跟白送差不多。
不过谢广福还给桃溪村立了个规矩,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