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2章 疑窦再起3  登云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62章 疑窦再起3 (第2/3页)

宽大的凤辇之中,目光淡淡扫过,挥手作别了这些虚情假意,旋而放下轿帘,唇角犹自噙着一抹笑。

    慧莲屈膝跪在铺设着绒毯的车厢地板上,动作轻柔地为太后揉捏着小腿肚子,含笑道:

    “此行五台,太后娘娘瞧着心情极好。”

    太后惬意地靠在柔软的锦垫中,半阖着眼,慢悠悠道:

    “嗯。到底还要多谢皇帝肯成全哀家才是。”

    行队一路向西南行进,三日后便进入了山西境内。

    此间不比上京多平原,入目所见,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青灰色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层峦叠嶂,蜿蜒伸展至天际。

    太行山脉的五台山,便是这群山之中最为灵秀之地。

    其山势雄奇,多峰并峙,尤以望海峰、挂月峰、锦绣峰、叶斗峰、翠岩峰等最为著名。

    太后带发修行,为国祝祷,身份尊贵,更兼男女有别,自然不便与和尚同住一寺。

    因而位于挂月峰顶的积云寺,便成了她每次礼佛的固定居所。

    积云寺中皆是比丘尼与女信众,环境清幽雅致,景致亦是冠绝五台。

    行队抵达积云寺时,已是向晚时分。

    宫人们忙而不乱地搬运安置着随行的箱笼行李。

    太后甫一下车,便被山风兜头一扑,

    此间深山清爽,连山风也驱了暑气,带着几分料峭寒意。

    慧莲上前扶住太后的手臂,替她拢了拢披风,温声道:

    “四月里的山风倒是凉爽。太后娘娘只当是来此避暑,远离宫中的烦闷燥热,正好静心养性。”

    太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转而目光投向寺门。

    迎面有两名年轻的姑子迎了出来,躬身向太后恭敬行了合十礼,

    “贫尼恭迎太后娘娘凤驾。今日寺中举行佛斋大典,住持师父需在正殿奉香诵经一整日,分身乏术未能亲迎,还请太后娘娘见谅。”

    “无妨。佛事要紧。”太后略略颔首,算作回礼,而后扶着慧莲一同随她们入内。

    佛门清修之地,寺中一应清素简朴,

    即便是住持本人,日常起居也不过是在后殿旁简陋的平房内。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不过一张通铺大炕,几张木桌木椅,一个衣柜,一方供奉佛像的佛台,便是全部家当。

    然而,太后的居所却截然不同。

    积云寺为迎接凤驾,早已腾了侧殿出来。

    侧殿原本供奉着九尊金身佛像,为了给太后腾地,只得将这些佛像请去正殿,与其他佛像挤在一处。

    便是“委屈”了佛祖,也断不能“委屈”了太后。

    太后禅房中一应物件都是捡了顶好的用着,入眼便是一片金碧辉煌。

    地面铺着光可鉴人的金砖,墙壁重新粉饰过,挂着精致的织锦帷幔,紫檀木的家具一应俱全,桌上摆放着全套的官窑瓷器......

    其富丽堂皇程度,与她在宫中仙寿宫相比,竟也不遑多让。

    饶是如此,太后环视一周,脸上也未见多少满意之色。

    只捻着腕上的佛珠,慢条斯理地对慧莲道:

    “佛门清净地,一切从简便是,只当将就住下了。”

    慧莲心领神会,恭谨地应着,“是,太后娘娘心系佛祖,顾念清名,实乃大德。”

    待姑子将行李安顿妥当,太后也稍作歇息了片刻,姑子才又向她双手合十,恭敬道:

    “烦请太后娘娘移步大殿,为我佛敬献头香,祈佑此行顺遂,福泽绵长。”

    这本就是面子上的例行公事,太后虽觉麻烦,却也无意在这种小事上落人口实,便也随她们去了。

    甫一踏入大殿,见得大殿跪了一地的尼姑,人人闭目垂首,手捻佛珠,口中默诵经文。

    又见火烛繁盛,一股浓烈的海灯香油味便扑鼻而来,呛得太后忍不住抬手掩住口鼻,轻咳了两声。

    闻得动静,诵经的姑子仅是手中佛珠微微一顿,却并无人起身向她行礼。

    唯有跪在最前方蒲团上的静贤住持,闻声缓缓转过头来。

    她面容慈和冲太后一笑,

    “太后娘娘凤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