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他的身世5 (第2/3页)
晏辞去滴骨验亲。
可太后向来是心思缜密诡谲的,这样浅显的道理,她难道会不明白?
只干巴巴留给皇后一封莫名其妙的信,却是毫无后手?
带着这样的困惑,日子便这般一日日晃过去。
这一年的八月初一,是沈晏辞的万寿节。
他心系陇原旱情,不愿铺张大操大办。只在后宫设家宴,与后妃、皇嗣寻常吃了顿便饭,一切从简。
当天夜里,沈晏辞宿在了南瑾宫中。
彼时二人对坐在暖座,南瑾借着明亮的灯火,手中拈着针线,正低头安静地绣着些孩子的玩意儿。
沈晏辞则斜倚在软垫里,神情有些疏淡地自斟自饮,喝了清酒一盅又一盅。
菱花窗格敞开着,微凉的夜风携着草木气息徐徐而入。
沈晏辞目光越过窗棂望着天上月,而南瑾则在偷偷觑着他。
他依旧是俊朗的,只是好似在清冷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憔悴了些。
见他手边玉壶空了大半,还欲再添酒。
南瑾放下手中针线,轻轻搭上他的手腕,阻了他的动作,
“皇上,宴上您已饮了不少,再贪杯明日晨起怕是要头疼的。”
沈晏辞敛回目光,看向南瑾淡淡一笑,反手将她微凉的手握入自己温热的掌心,
“好,听你的。”
南瑾听得他语中怅然,便道:“皇上还在为陇原大旱一事忧心?”
沈晏辞点点头,“这场大旱百年难遇,粮食减产绝收已成定局。紧接着便是饥荒、流民......许多事若处置不当,受苦受难的终究是百姓。然而朝廷拨下的第一批赈灾银粮,经层层官吏之手盘剥克扣,真正能落到灾民手中的竟不得十一。”
南瑾出身寒微,自然知晓这等鱼不过塘不肥的积弊在地方早已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想要彻底根除难如登天。
沈晏辞又何尝不明白?
正因如此,他才觉得寒心,
“这灾落不到官员头上,朕看他们是做不到与百姓感同身受的。故而朕今日早朝拿了治栗内史,明日会召集群臣,当着众人的面......剥了他的皮。”
这话是他下意识脱口而出,
说完就觉血腥得很,叫有着身孕的南瑾听了未免不合时宜,忙轻抚南瑾的后背,宽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