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霍健起 (第2/3页)
任这可真是……让我说什么好!您来辅助我拍这部电视剧,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我这心里既感激又惶恐啊!”
霍健起微笑着站起身,他个子很高,态度谦和,推了推眼镜道:“王总您太客气了。厂里的项目,又是史主任亲自交代的任务,我肯定尽力而为。谈不上什么大材小用,互相学习,共同把片子拍好才是正经。”
史栋明在一旁哈哈一笑,拍着王盛的肩膀:“盛子,你也别有什么压力。健起是自己人,踏实肯干。你们俩一个思路活、懂市场,一个懂艺术、有经验,正好互补。这班子搭起来,我看这戏准成!”
寒暄过后,众人重新落座。
椭圆形的会议桌,王盛自然坐在了主位,史栋明和霍健起分坐两侧,其他部门负责人依次而坐。
王盛清了清嗓子,会议室内立刻安静下来。
他面前摊开着《家和万事兴》的剧本和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首先,再次感谢史主任为我们项目搭建了这么强大的班底,也感谢霍导和各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加入进来。”王盛的开场白简洁有力:“时间紧,任务重,咱们就不多说客套话了,直接进入正题。”
他拿起剧本,开始向整个核心团队阐述项目定位和整体要求。
“咱们这个《家和万事兴》,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家庭喜剧’。目标是在春节期间播出,让老百姓看得开心,看得热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过年的喜庆气氛。所以,整体基调要明快、温馨,喜剧效果要自然、生活化,不能咯吱人笑,要让人会心一笑。”
他看向摄影师傅赵晓军和灯光师傅钱卫国:“赵师傅,钱师傅,影像风格上,我要求色彩饱满、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暖洋洋的家庭氛围。
多用固定机位,稳当点,少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运动镜头,咱们是讲故事,不是搞视觉实验。
室内戏,尤其是‘家’的场景,灯光要打得通透,有生活气息,别弄得跟舞台剧似的。”
赵晓军和钱卫国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赵晓军补充道:“明白,王导。我们会提前看景,根据实际环境设计机位和光位,保证画面质感。”
王盛又转向美术指导于兰:“孙指导,美术方面是关键。故事背景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北方城市家庭,道具、陈设一定要真实、接地气。
老爷子的家要有点旧东西,显出年代感和生活痕迹;女婿家的布置要体现经济条件不错,但也不能太浮夸。
特别是‘于奶奶’这个身份带来的细节,比如不合身的旧衣服、略显滑稽的头巾等,要做得既夸张又可信。”
于兰拿出小本子快速记录着,抬头道:“王导放心,我会仔细研究剧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