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学猫叫 (第2/3页)
的效果图和照片递给王盛和霍健起:“王导,霍导,这是两个主场景的最终效果。老爷子家突出老旧但整洁,有很多老物件,符合退休工人的身份。
女婿家偏现代,有点暴发户气质,但也不至于太浮夸。‘于奶奶’的那些行头,特别是那几件不合身的花衣服和头巾,我们都做了旧处理,既夸张又不会显得太假。”
她又拿出道具清单:“这是主要道具清单,小到茶杯烟灰缸,都已经备齐,明天就可以进景布置。”
霍健起仔细看着效果图,点头道:“于老师费心了,这个色调和质感很好,生活气息很浓,又有喜剧需要的那么一点点夸张度,尺度把握得正好。”
王盛也表示满意:“于老师辛苦。道具细节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戏的真假。特别是‘于奶奶’那些,是笑点的关键,一定要做得巧妙。”
接着是摄影和灯光。
赵晓军和钱卫国汇报了最终的机位图和灯光设计。
针对王盛要求的“暖色调、生活化”,他们设计了多套方案,确保不同时段、不同情绪下的光线都能服务于剧情。
赵晓军指着分镜头脚本上的几个重点镜头:“王导,霍导,比如老爷子第一次男扮女装出门这个镜头,我们打算用个稍带仰角的中景,既突出人物的滑稽感,又不会太过分,背景虚化处理,焦点还在人物表情上。”
霍健起补充道:“这个地方的节奏很重要,镜头可以稍微跟着人物晃一下,增加点笨拙的真实感。”
王盛认真听着,不时提出细微调整意见。
他对画面的要求极其具体,甚至某个镜头的光斑大小、某个转场的速度都心中有数,让赵晓军和钱卫国这两位老师傅暗自惊讶,这年轻人肚子里真有货。
录音、化妆、服装等部门也逐一汇报,解决了几个最后时刻发现的小问题,比如某个外景地可能存在的噪音源规避方案,演员特定妆造的定妆照确认等。
整个会议进程高效而务实。王盛主导着节奏,问题提出,讨论,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