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时代的弄潮儿们 (第2/3页)
业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天上午所有发言结束后举行。
张建伟看了看手表:“离开幕还有二十多分钟,我先带您到媒体接待区,简单做个会前采访?
说说您来参加这次论坛的感受和期待,可以吗?”
“好。”
王盛欣然同意。
……
在媒体接待区,除了《中国青年报》,还有《科技×报》、《光明×报》等几家央级媒体的记者。
张建伟作为牵头人,提了几个问题。
“王盛同志,作为来自文化产业的青年代表,参加这次以科技发展为主题的论坛,请问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王盛面对镜头和话筒,神态自若道:“首先感到非常荣幸,也有一点意外。我始终认为,科技与文化并非割裂的,尤其是在影视行业,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着艺术表达边界的拓展。
这次的论坛提供了一个很宝贵的机会,让我能跳出自身的行业局限,聆听科技前沿的声音,学习其他领域青年创业者的宝贵经验,思考如何将更先进的技术理念、更科学的组织模式,引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跨界交流。”
“您对‘科技创业’如何理解?在您所处的行业是如何实践的?”
“我认为‘科技创业’的核心在于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模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的市场价值。
在盛影传媒,我们尝试将婚庆录像这种新兴业务,通过设备升级、流程标准化、素材库建设等方式,进行工业化改造,提升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积极利用市场化获得的收益,反哺技术设备的更新和人员培训,为未来可能到来的电影技术变革做准备。这或许算是一种在微观层面的、结合市场需求的‘科技创业’实践。”
他的回答既紧扣主题,又巧妙地将自身业务提升了高度,听得几位记者频频点头。
简短采访后,张建伟陪着王盛前往主会场。
恢宏的会场内已经坐了不少人,放眼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