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犬吠 (第3/3页)
韩三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长剧……这个思路对。我们之前确实囤积了一批长剧剧本,类型也齐全。你的意思是,现在就可以启动?”
“随时可以。”王盛肯定道:“不缺本子,不缺人,不缺资金。只要立项,马上就能组织编剧团队完善剧本,组建剧组。可以先挑一两个有潜力的系列开拍,优先选都市轻喜剧和武侠题材,观众基础好,也容易出效果。”
“好!”
韩三坪拍板:“这事抓紧办。艺办和制片部门牵头,尽快把长剧项目立项流程走起来,组织论证会。王盛负责总体把关。”
……
例会结束,众人散去。
王盛没有停留,径直赶往剪辑车间,主持《30天》的后期制作讨论会。
与剪辑师、音效师、以及执行导演霍健起等人一起,对剪辑方向、关键点进行讨论。
会上,王盛强调要突出温情喜剧的基调,避免过度煽情,确保结尾处男女主角重逢的戏份情绪,要饱满而自然。
会议持续到近中午才结束。
……
开完会。
回到盛影传媒总经理办公室。
王盛随手拿起了一份李婷婷今天送来的京城本地的都市报。
过去近一个月的舆论攻防战,虽然核心焦点是电影发行体制,但客观上却为王盛锤炼出了一支意想不到的力量——一支隶属于电影厂联盟,实则由他间接掌控的“笔杆子”队伍。
为了反击,各电影厂汇聚到北影厂的编剧、宣传干事们,日夜不停地整理材料、撰写稿件,联络各路评论家、学者在媒体上发声。
这套流程跑下来,不仅打通了与多家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反应更灵活的都市报的合作渠道,更是在无形中“养”出了一批熟悉媒体运作、敢于发声、也善于按照既定方向“狗叫”的评论员和撰稿人。
王盛翻看着报纸。
在一些非主流版面的文化评论版块或是娱乐版块,出现了几篇风格犀利、矛头直指的文章。
只是对象不再是省级电影公司,而是换成了另一个目标——刚刚开拍不久、由宝岛怡人传播有限公司和内地合作拍摄的电视剧《还珠格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