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1:班师回京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1:班师回京 (第1/3页)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午时分。

    京城展览馆剧场门前广场,已是人头攒动。

    这座建于五十年代、带有浓郁苏式建筑风格的剧场,在京城文化地图上地位独特,既能承载高规格的会议演出,也因其近两千人的容量和庄重气派,成为大型活动的首选之地。

    今日,这里被《30天》全国巡演的收官之战——全国总首映礼选为主场。

    凛冽的寒风并未驱散人们的热情。

    巨大的充气拱门横跨入口,上面悬挂着“《30天》全国首映礼·京城站暨总首映盛典”的醒目横幅。

    红毯从马路牙子一直铺进展厅内部,两侧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影迷、举着相机的记者以及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其中不少是北影厂保卫科的精干力量,他们身着统一大衣,眼神警惕,确保着现场秩序。

    巨大的电影海报立在剧场最显眼的位置,周星星和李晓冉饰演的“陈实”与“林薇薇”相视而笑,背景是京城的胡同与高楼,凸显着影片“京港融合、温情喜剧”的定位。

    海报旁立着一块签名板,已有不少先到的嘉宾留下了名字。

    不到六点,嘉宾开始陆续入场。

    率先走上红毯的是北影厂联盟的核心成员,韩三坪一身深色中山装,精神矍铄,与紫禁城影业的张和平、王珠、陆遥等人谈笑风生,他们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波媒体闪光灯的热潮。

    随后是京城文化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几位在北影厂联盟电视电影项目中崭露头角的年轻导演如张扬、霍健起、吴一一等也低调现身。

    今日的星光,远不止于此。

    当刘德桦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微笑着走上红毯时,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他作为亲近内地、形象健康的港星代表,受邀出席意义非凡。

    与他同来的,还有同样在两岸三地享有盛誉的张国嵘,他儒雅的气质引得粉丝尖叫连连。

    张国嵘和梅亭主演的《红色恋人》,在今年7月22日上映,主要上映地就是在京城,票房还不错,积累了不少观众缘。

    王盛通过内地文化单位在港岛的派出机构,向一众港星发出参加全国总首映礼邀请的时候,刘德桦和张国嵘都是响应很积极的那一批港星。

    这几位港星的捧场,不仅体现了王盛和北影厂联盟如今在圈内的影响力,也象征着两地电影人合作的日益紧密。

    内地方面,因《家和万事兴》而人气飙升的赵苯山、宋玬玬,以及郭大、范炜等喜剧明星的登场,带来了十足的“接地气”的欢乐。

    《家和万事兴》在部分地区的重播率很高,巩固了“于奶奶”这个荧幕形象。

    李晓冉作为女主角,身着一袭优雅的白色长裙,挽着王盛的手臂,从容应对着媒体的镜头,气质卓然。

    王盛依旧是简单的休闲西装,但眉宇间的沉稳与自信,比任何华服都更引人注目。

    他不断与相熟的嘉宾点头致意,偶尔停下脚步接受主流媒体如《人民×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京城电视台的简短采访,言谈举止间,既有对前辈的尊重,也有对市场把握的笃定。

    除了受邀的嘉宾,现场还有数百名通过《京城晚报》、《青年报》以及合作电台“海选”出来的普通观众。

    他们手持特制的入场券,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能在首映礼上第一时间看到周星星的新作,并与这么多明星近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