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7:我不明白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7:我不明白 (第2/3页)

稳,粤语咬字清晰动人。

    她微微闭眼,试图融入歌曲意境,肢体语言虽然还有些生涩,但那份专注和独特的形象,足以让她在众多选手中被记住。

    一曲唱罢,评委交流了几句。

    中间的主评委开口道:“张伯芝,你的外形条件非常出众,粤语歌也唱得很有味道,这是你的优势。但是……”

    他顿了顿:“如果想走得更远,仅仅依靠粤语歌和外形是不够的。你的普通话需要加强,歌曲的情感表达也可以更细腻、更发自内心,而不是模仿。恭喜你,晋级150强。”

    张伯芝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连忙鞠躬:“多谢评委老师!我会努力的!”

    ……

    就在张伯芝为晋级150强而欣喜的同时,舆论场正被另一股更加强劲的风暴席卷。

    十二月九日,周二。

    全国各大报纸,尤其是那些在《30天》上映九城拥有广泛读者的都市报,不约而同地在文化娱乐版头条刊发了重磅消息:

    “《30天》首周末票房引爆市场!三日狂揽近六百万!”

    “国产分账电影初战告捷!九城票房直逼单位包场大片!”

    具体的数字被加粗放大:

    12月5日(周五),首日票房:约107万元。

    12月6日(周六),票房飙升:约211万元。

    12月7日(周日),票房稳中有升:232万元。

    首周末三日,总票房:550万元!

    这个数字,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轰然引爆!

    550万!

    这还仅仅是在九个城市!

    而且是在与制片方分账40%前的数据!

    这意味着,这部电影在短短三天内,仅在有限的九个市场,就创造了接近四百万的观影收入!

    许多依赖行政指令、单位包场才能勉强获得高票房的“重点国产影片”,其最终总票房可能也不过如此。

    《京城青年报》的评论员文章一针见血:“《30天》的成功,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一种模式的成功。它证明了,真正贴近生活、制作精良、尊重市场的国产电影,完全有能力依靠普通观众的自发购票,赢得惊人的商业回报!这无疑是对僵化发行体制的一记响亮耳光!”

    《羊城晚报》则直接喊话:“九城百姓已用脚投票,其他城市的观众何时才能享受到这份‘贺岁大餐’?电影发行改革的步伐,能否再快一些?”

    民间的反应更为直接和热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