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4:爆小八嘎金币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94:爆小八嘎金币 (第1/3页)

    时光荏苒,仿佛只是眨眼之间,日历便翻到了一九九八年的十月三十日。

    京城的秋意已深,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北影厂的林荫道,踩上去沙沙作响,带来几分萧瑟,却也难掩厂区内一股蒸腾向上的热气。

    《四大名捕》在湘省卫视的首轮播出已于数日前圆满落幕,但其引发的热潮非但没有平息,反而以一种更实在的方式汹涌反馈回来——二轮播放权的销售。

    结果只能用“疯抢”来形容。

    电话几乎被打爆,来自全国各大省级电视台的购片主任、负责人,使尽浑身解数,通过各种关系渠道,希望能拿下这部已然被市场验证为“爆款”的武侠大剧。

    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远超首轮,光是二轮播映权预期的总收入,就足以让光线传媒和背后的盛影传媒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完全覆盖了高昂的制作成本,利润空间之大,让蔡怡浓和李囯立每次向王盛汇报时,脸上都难掩激动之色。

    王盛对此倒是颇为平静,只要掏钱,就卖。

    ……

    与此同时,《十七岁的单车》也顺利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

    这部洋溢着青春气息与淡淡伤感的影片,在当下这个节点,内容清新,并无任何敏感之处,顺利拿到了上映许可。

    最终,这部由张扬执导,一众新人挑大梁的青春片,定于十一月六日,在已然形成默契与渠道的“九地市场”率先首映。

    然而,王盛的注意力,此刻更多地投向了东瀛。

    第十一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已于十月下旬拉开帷幕。

    由霍健起执导,霍健起和艺办主任史栋明带队,《那山那人那狗》剧组主要成员已先期抵达东京,参与影展活动,为影片造势。

    王盛并未随队一同前往。他自有打算。

    一方面,北影厂和盛影传媒内部事务繁杂,需要他坐镇决策;另一方面,他对这部影片在东京的前景有着超乎常人的判断和期待。

    他早已通过越洋电话,向霍健起和史栋明做了明确的嘱咐:“稳住,多看,少说。有人问价,就告诉他们,能做主的人还没到。低于一千五百万美元,免谈。”

    电话那头的霍健起和史栋明听得是目瞪口呆,一千五百万美元?

    在这个年代,这对一部中国文艺片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他们内心充满了不解与难以置信。

    但出于对王盛近乎盲目的信任,以及王盛承诺所有谈判由他负责,两人倒也放松下来,只当是公费出国,开阔眼界,沉浸在电影节的艺术氛围中,顺便忐忑又期待地等待着可能的“奇迹”。

    十一月六日,《十七岁的单车》在九地同步上映。

    如同预料之中,这种带着文艺气息、聚焦少男少女心事的青春片,在当下以商业喜剧和武侠剧为主流的市场里,显得颇为小众和另类。

    虽然因其独特的气质和北影厂联盟的渠道支持,吸引了一批年轻学生和影评人的目光,但首日票房并不火爆,仅报收五十万元人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