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4:这项目我投了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14:这项目我投了 (第2/3页)

庆愧放在茶几上的礼盒:“二位老师太客气了,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哎,王总,您这话就见外了!”赵苯山连忙摆手,亲自将礼盒打开,里面是一尊金光灿灿、做工精巧的小金佛,佛像面容慈和,盘膝而坐,一手结印,一手托着金元宝。

    “王总,这可是俺和老何特意去雍和宫请高僧开过光的!”赵苯山小心翼翼地将小金佛捧出来,放在王盛面前的茶几上,神情认真:“不为别的,就祝您王总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万事顺遂,带领我们大家伙儿,一起发大财!”

    何庆愧在一旁补充道:“是啊,王总,一点心意,寓意好,您可千万别推辞。”

    王盛看着那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小金佛,心中了然。

    这份礼物,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心意和寓意。

    圈内消息灵通,谁不知道盛影传媒刚与北影厂“分家”?

    赵苯山和何庆愧此举,既是新年祝福,更是一种姿态——他们依然认王盛这个“码头”,看好他独立后的发展。

    事实上,外界虽然盛传“分家”,但明眼人都清楚,韩三坪并非失势下台,而是高升进入了新组建的中影集团核心层,担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权柄更重。

    这个新成立的中影集团,整合了原中国电影公司、北影厂等核心国营电影资源,垄断了进口片发行权,并掌控着绝大部分国产电影的发行渠道和制片资源,说它是现阶段中国电影行业的主宰者,毫不为过。

    王盛作为韩三坪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己人”,与北影厂(现北影制片公司)的合作关系并未断绝,只是从内部协作转变为商业合作。

    他接盘了过去三年与北影厂共同开拓的庞大业务网络,直接或间接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其资金实力、制作能力和市场渠道不仅没有衰减,反而因为独立运营而更加灵活,潜力巨大。

    在很多人看来,王盛及其掌控的盛影传媒与光线传媒,依然是全国影视行业内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赵老师,何老师,你们这份心意,我领了。”

    王盛没有虚伪推辞,坦然收下,示意李婷婷将小金佛妥善收好:“也祝二位老师新的一年,事业更上一层楼,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

    何庆愧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剧本,双手递给王盛:“王总,这就是我们之前跟您提过的,《刘老根》的剧本初稿,您过目。”

    王盛接过剧本,封面上“刘老根”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他静下心来,一页页仔细翻阅。

    剧本讲述了东北农民刘老根带领乡亲们开办龙泉山庄,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与各种内部矛盾、外部阻力作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东北黑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