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俗 (第2/3页)
话是这么说,但韩三坪脸上并无愠色,反而带着一种被取悦了的、心照不宣的笑意。到了他这个位置,需要的就是能干事、会来事、还能把功劳主动让出来的“自己人”。
王盛这份“奉承”,他收得很舒服。
“不过你说得也对,”
韩三坪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完全让你们民营企业冲在前面,确实容易惹来非议,也容易在地方上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中影这块牌子,在很多事情上,确实好使。”
今年通过中影这个平台打出去的一系列手笔,让韩三坪体会到了和当北影厂厂长完全不同的掌控感,行政级别虽没啥变化,但能调动的资源,行业内的话语权,向上的狗叫权,都获得了大幅增强。
就比如建立对影院的监察体系,这是北影厂厂长完全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垄断进口片发行权的中影做到。
韩三坪沉吟片刻,显然心中已有决断:“这样,项目主体,就按你说的,由中影集团来牵头。但是,资金方面,集团刚成立,家大业大开销也大,一下子拿出太多现金不现实。
我的想法是,我们三家合作,中影集团、你的盛影传媒,再加上沈城当地政府。
中影出品牌、出政策支持、负责与更高层面的沟通协调;沈城方面出地、出配套政策、负责本地关系的疏通和基础建设保障;你们盛影,负责主要的资金投入,以及——最重要的是,项目的整体规划、建设和日后长期的运营管理。”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王盛:“经营权给你们。我看得出来,你对怎么搞这个影视城,心里肯定有想法,不只是拍《闯关东》搭个景那么简单。
是像苏省锡城那边,还是有什么新花样?交给你,我放心。中影嘛,就做个‘安静’的投资人,顺便帮你挡一挡可能来自各方各面的‘地头蛇’。”
这番话,基本确定了合作的基调和权力分配。
中影拿名分和顶层庇护,沈城拿政绩和拉动的本地经济,盛影出钱出力并掌握核心的经营权与收益权。
一个典型的政企合作、国企与民企联手的模式,各取所需。
王盛知道这是韩三坪能给出的最优厚条件,也是对他极大的信任。
他不再“推辞”,坐直身体,表情认真起来:“韩叔既然这么信我,那我肯定把这事办好。
经营权我们要,相应的投入和风险我们也担起来。初步构想,这个影视城不能只为一个《闯关东》服务,那样太浪费。
要立足东北,辐射全国,做成一个集明关东村落、林场雪原、近代工业风貌等多时期、多题材的外景拍摄基地,同时配套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