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1:巡视关东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11:巡视关东 (第2/3页)

色安全帽,深入工地视察。

    “王总,这边是‘移民屯’区域,您看这墙体的夯土工艺,我们特意请了鲁省的老匠人过来指导,力求做出那种历经风雨的沧桑感。”项目总工在一旁详细介绍。

    王盛伸手摸了摸刚刚夯好的土墙,感受着那粗糙而坚实的质感,点了点头:“细节是关键。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要经得起特写镜头的考验。我们做的不是一次性布景,是要能反复使用、经久耐实的实景基地。”

    “明白!王总您放心,所有木料都是真材实料,砖瓦也是按照老工艺定烧的。韩三坪董事长上次来视察,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项目负责人连忙保证。

    王盛又询问了工期节点、材料储备、冬季施工预案等问题,对方一一作答,显然对项目极为上心。

    离开“移民屯”,又驱车前往不远处的《闯关东》剧组拍摄现场。

    剧组正在“老奉天街”区域拍摄一场重头戏。

    这条街是影视城一期工程中完成度最高的部分,青石板路铺就得平整而富有岁月感,两侧商铺、酒肆、客栈、药房的幌子在秋风中微微晃动,虽内部还是毛坯,但外立面已经基本呈现出了清末民初的市井风貌。

    导演霍健起正坐在监视器后,全神贯注。

    他穿着件半旧的夹克,眉头微蹙,显然对某个细节不太满意。

    “咔!”霍健起喊了停,拿起对讲机,“道具组,右边第三个幌子,对,就是‘福隆绸缎庄’那个,颜色太新了,做旧!立刻!还有群演,走路不要太快,你们是出来讨生活的,不是赶集!”

    他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对细节的苛求。

    王盛没有立刻上前打扰,而是站在外围,安静地看着。

    他选择霍健起执导《闯关东》,看重的就是他作品中那种对时代气息的精准捕捉和独特的美学风格。

    《那山那人那狗》里如诗如画的乡村景致和细腻含蓄的情感表达,证明了霍健起具备将宏大历史叙事与个体命运、地域风情完美结合的能力。

    《闯关东》,需要的不仅仅是波澜壮阔的迁徙史诗,更是无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悲欢离合,需要一种沉静而有力的叙事基调,霍健起无疑是最佳人选。

    过了一会儿,霍健起才注意到王盛一行,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王总,您来了。”霍健起与王盛握手,脸上带着创作期特有的疲惫与专注。

    “霍导,辛苦。进度怎么样?”王盛问道。

    “还行,就是细节上总想抠得再细一点。”霍健起叹了口气,随即又眼神发亮,“不过这里的景确实帮了大忙,置身其中,演员很容易找到感觉。比在影视基地里东拼西凑强太多了。”

    王盛点点头,目光扫过片场。

    他看到穿着破旧棉袄、脸上带着“冻伤妆”的李幼斌(饰演男主角朱开山)、萨日娜(饰演文他娘)等主要演员正在一旁休息、对词。

    整个剧组氛围严肃而专注。

    “不急,慢工出细活。《闯关东》是我们打造‘正剧’品牌的关键一步,质量是第一位的。”王盛拍了拍霍健起的肩膀,“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公司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