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9:实践出真知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39:实践出真知 (第1/3页)

    包厢内,暖黄的灯光流淌在精致的瓷器和色香味俱全的粤菜上,气氛融洽而微醺。

    成龙提出的合作意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王盛心中漾开层层思绪。

    面对这位国际巨星的主动邀约,王盛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端起茶杯,借着氤氲的热气掩饰着飞速运转的头脑。

    他琢磨着成龙的分量。

    诚然,在2001年初的这个时间节点,放眼全球华人影星,成龙是当之无愧的顶峰。

    他是继李小龙之后,真正在好莱坞主流商业市场站稳脚跟,并且拥有极高票房号召力和全球知名度的华人男星。

    李连杰凭借《致命罗密欧》等片开始在好莱坞崭露头角,但影响力和票房稳定性远不及已成系列的《尖峰时刻》;周润发则因《替身杀手》、《安娜与国王》等片反响未达预期,在好莱坞的发展正处于一个相对瓶颈期。

    而成龙,自1995年《红番区》成功打入北美市场后,1998年的《尖峰时刻》更是取得了全球2.44亿美元的惊人票房,将他推上了一线动作喜剧巨星的位置,也让他跻身当时好莱坞片酬最高的演员行列之一。

    他的电影,尤其是在亚洲和北美市场,几乎就是票房和动作喜剧的保证。

    这种经过国际市场验证的超级巨星地位,是其他华人演员难以比拟的。

    正因如此,成龙的片酬也水涨船高,达到了一个令绝大多数华语电影制作方咋舌的数字。

    王盛记忆中,此时成龙的单部电影片酬,至少在15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这还不包括可能的分红。

    这对于虽然营收突破十亿,但需要精打细算、多点布局的盛影传媒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想到这里,王盛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半真半假的无奈笑容,用带着几分玩笑的语气说道:“成龙老师,您这全球知名的‘大哥大’,片酬现在可是天文数字。

    我们盛影小家小业,拍部戏的成本,怕是还不够付您片酬的零头。我这心里可是有点打鼓,请不起,请不起啊。”

    成龙闻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十分豁达。

    他摆摆手,亲自给王盛添了茶,语气诚恳地说:“王生,您这话就见外了。片酬嘛,都是数字,是死的。但合作是活的,朋友更是无价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带着生意人的精明和江湖人的爽快,“能跟王生您这样有眼光、有魄力、掌握内地庞大渠道的伙伴合作,那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项目本身赚不赚钱,有时候不是唯一考量。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