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冰封的入口  永恒之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8章: 冰封的入口 (第2/3页)

为这次科学与神秘交织的探索祈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艾莉丝根据叶舟模糊的感觉描述和《光之书》的片段提示,不断微调着参数。突然,当某个特定的谐波序列被输入时,那片蓝色的冰面内部,那些流动的符号骤然亮了一下,仿佛沉睡的眼睑颤动。

    “有反应了!”皮拉尔低呼,声音中带着压抑的兴奋。

    “继续调整!接近了!”瓦西里娃紧盯着探测器上趋于稳定的能量曲线。

    希望之火在每个人心中点燃。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即将触碰到关键之时,脚下的大地毫无征兆地剧烈震动起来!那不是普通的地震,更像是一个巨人在冰川下翻身。冰层发出令人牙酸的断裂巨响,蛛网般的裂缝以惊人的速度在他们周围蔓延、加宽!

    “后退!快后退!冰层要塌了!”多吉老人用藏语和汉语同时嘶声大喊,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惊恐。

    团队反应极快,抓起重要设备,狼狈地向后方相对坚实的冰原撤退。他们刚刚站稳,就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冰块粉碎的轰鸣——他们方才站立的那片区域,连同那片散发着蓝光的完美圆形冰面,整体向下崩塌,冰雪和碎冰四溅,激起漫天白色的冰尘。

    当一切重归寂静,冰尘缓缓沉降,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呈现在他们面前。崩塌并非制造了一个杂乱的冰窟,而是精准地露出了一个向下延伸的、直径约三米的隧道入口。隧道的墙壁并非粗糙的冰或岩石,而是某种光滑如镜的黑色材质,表面自动散发着柔和的、脉动般的蓝色幽光,照亮了向下的阶梯。这绝非自然之力所能造就,这是文明的造物,是跨越了时空的邀请,或者说,考验。

    “Боже мой(我的上帝)……”马克西姆划了个十字,喃喃自语,“它一直在那里,就在我们脚下。不是我们找到了它,是它……选择了向我们敞开?”

    隧道的入口边缘,刻满了那种发光的古老符号,它们比在冰面上看到的更加清晰、复杂,仿佛蕴含着网络最底层的源代码,流淌着原始的光明。

    叶舟小心翼翼地靠近入口,一股温暖的、带着奇异清新气味的气流从中涌出,吹拂在他脸上。“空气是新鲜的,”他惊讶地报告,“里面有独立的循环系统。”

    瓦西里娃立刻进行环境检测:“氧气含量21.3%,完全正常。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警戒线。无任何已知有害气体或微生物孢子。温度恒定在15摄氏度,湿度40%。这……这简直违背了高原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在经过简短而激烈的讨论,并检查了所有装备后,团队决定进入隧道。多吉老人和藏民向导们留在入口处,他们点燃了松柏枝,举行了庄重的祈福仪式,诵经声低沉而悠远,为探索者们献上来自这片土地的古老祝福与守护。

    带着混合了敬畏、忐忑与决然的心情,团队成员依次踏入了那条发光的隧道。皮拉尔打头,手握强光手电(尽管墙壁自身的光已足够照明),叶舟和艾莉丝紧随其后,接着是瓦西里娃和马克西姆。

    隧道内部出乎意料地宽敞、规整,地面平坦,穹顶高耸,足以让三人 comfortably 并行。墙壁的黑色材质非金非石,触手温润,完全隔绝了外界的严寒。那些发光的符号不仅在墙壁上,似乎也延伸到了地面和穹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能量回路。随着他们的深入,墙壁上的符号开始发生缓慢的变化,如同活物般流动、重组,展示出新的图案和序列,仿佛一个智能系统在评估他们,并试图与他们交流。

    “这些符号……它们在主动教我们什么,”叶舟凝视着墙壁,眼神专注得仿佛要将其刻入脑海,“看这个能量流动的序列——它在演示如何引导、储存和转化环境中的零点能。比我们在复活节岛石板上看到的原理要基础得多,也强大得多。”

    艾莉丝一边用高精度扫描仪记录着所有变化的符号(尽管她怀疑设备是否能完全捕捉其精髓),一边惊叹:“这很可能就是构建了整个‘网络’的原始编程语言。是最初的版本,删繁就简,直指核心。”

    他们沿着微微向下倾斜的隧道前行了约一公里,空气中的能量感越来越强,一种微弱的、持续的嗡鸣声似乎直接作用于骨骼和神经。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奇异的轻快感,身体的疲惫感在减轻,思维却异常清晰活跃,仿佛重力在这里被部分抵消,或者他们的身体正在被某种能量场优化。

    突然,隧道到了尽头,豁然开朗,他们步入了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宏大空间——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大厅的穹顶高不可攀,仿佛模拟着星空。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大厅中央悬浮着的那个物体。

    那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着的水晶结构。它比他们在南极冰盖下发现的“种子”晶体,以及西藏神庙中找到的“钥匙”晶体,都要复杂无数倍。它并非一个单一的固体,而是由亿万个微小的、多面体的子晶体构成,这些子晶体像遵循着某种宇宙级别的舞蹈指令,永无休止地旋转、组合、分离、再重组,形成瞬息万变的复杂几何形态。它投射出无比清晰、细节丰富的全息影像,不仅仅是星图,还有宇宙诞生初期的能量涟漪、生命DNA的螺旋结构、地球上所有节点能量流动的实时网络、乃至人类集体意识场的抽象映射……信息量浩瀚如星海。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节点,”叶舟的声音因极致的敬畏而颤抖,他感到自己脑中的符号矩阵正在与这水晶产生强烈的共鸣,几乎要将他淹没,“这是……控制中心。也许是整个行星网络,甚至更宏大网络的核心处理器。”

    就在他们沉浸于这超越想象的奇观时,异变再生!墙壁上所有流动的符号瞬间亮度激增,变得如同熔化的黄金。同时,一个声音,或者说一种纯粹的意识脉冲,直接在每个人的脑海深处响起,清晰、中性,不带任何情感,却蕴含着无可置疑的权威:

    “欢迎,继承者。系统自检完成。适应性协议启动。测试……现在开始。”

    “测试?什么测试?”皮拉尔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武器(尽管他知道这可能毫无用处),大声问道,但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显得微弱而徒劳。没有任何回应,只有那个意识脉冲留下的余韵。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来时的隧道入口,就在他们眼前,被一道突然降下的、同样由那种黑色发光材质构成的光滑墙壁无声地封死,严丝合缝,找不到任何接缝或开关。他们被完全困在了这个位于冰川之下数公里的神秘大厅中。

    与此同时,中央的动态水晶聚合体光芒大盛,旋转速度加快,投射出的全息影像变得更加复杂、密集,开始演化出各种抽象的数学模型、能量流变模拟、以及基于伦理悖论的逻辑迷局。

    叶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闭上眼睛,集中全部精神,尝试再次与那巨大的水晶建立深度连接。这一次,涌入他意识的不是景象,而是一种明确的“意图”。他猛地睁开眼睛,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