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星海的回响》 (第2/3页)
黑暗森林法则!在完全不了解对方科技水平、社会结构和意图的情况下,任何主动接触都是自杀行为!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这信号是不是针对我们的!”
叶舟抬手,制止了可能的争论。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权衡着所有的可能性与风险。恐惧是本能,但被恐惧支配而无所作为,同样危险。
“我们不能主动接触,但不能停止监听和分析。”叶舟做出了决断,“逻各斯,调动图书馆所有空闲算力,联合共济会残留的全球射电望远镜网络(如果还能运作的话),全力监控该坐标及周边空域,尝试破译信号模式,分析其可能来源和目的。但切记,任何监听都必须保持绝对被动,不得发送任何形式的反馈信号。”
“明白。已启动最高优先级监控任务‘深空之耳’。”逻各斯的光影微微波动,大量的数据流开始重新分配。
监控中心的屏幕上,无数道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交织成一张覆盖深空的监听网络。每一个频率的跳动、每一个能量的波动,都被细致地捕捉、分析、归档。图书馆的算力被推至极限,仿佛在虚空中织就一张无形的蛛网,静待远方可能再次响起的“回响”。
“其次,”叶舟看向伊森和艾莉丝,“我们需要加速‘启蒙之种’计划中,关于基础天文学、宇宙社会学、以及危机应对知识的筛选和投放。不是直接提及外星信号,而是潜移默化地提升整个文明对宇宙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如果真的有一天需要面对,我们不能让民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陷入恐慌。”
伊森点了点头:“这很有必要。我们可以从恢复基础的教育体系入手,在其中加入经过处理的、关于宇宙广袤和生命可能性的科普内容。同时,通过文艺作品、公共讲座等形式,逐步引导民众接受‘我们并不孤独’的可能性,但要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呈现。”
艾莉丝补充道:“炼金学会也可以配合,在能量理论和符号学研究中,加入对宇宙尺度下信息传递的模拟研究。这既能推进学术,又能为可能的接触做好理论储备。”
“最后,”叶舟的目光转向奥拉夫,变得锐利起来,“奥拉夫,你的‘清洁队’任务优先级需要调整。在应对地表极端势力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对近地空间和太阳系内异常活动的警惕。如果这信号背后真的存在实体,并且它们决定靠近,我们至少要能提前发现,而不是等到它们出现在家门口。”
奥拉夫重重捶了下胸口:“放心!我会让兄弟们把眼睛擦亮,耳朵竖起来,哪怕是一只外星蚊子飞进太阳系,也得先过我们这关!我已经安排了三组巡逻队,轮流监控近地轨道和行星际空间。任何异常的引力波动、能量辐射或者不明飞行物,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就在图书馆因这突如其来的外源信号而全面动员起来时,地表的世界,依旧在“启蒙之种”的滋养和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下,缓慢而坚定地复苏着,对头顶星空深处悄然响起的回响,一无所知。
两年又八个月后,南太平洋,某座刚刚恢复通讯的岛屿。
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图书馆匿名提供的、关于高效海浪能发电和海水淡化技术的“种子”知识,成功建立了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型科研社区。夜晚,他们修复了一台受损不大的射电望远镜,主要是为了进行天文教学和满足科研好奇心。
一名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在进行常规的深空背景噪音采集时,无意中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结构异常规律的信号片段。它不同于任何已知的脉冲星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其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