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2章 务必周密 (第2/3页)
原本深藏于心的野望。
信王府,地处圣京东南隅,看似低调,实则守卫森严。
深夜,密室之中,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神色凝重的面孔。
主位之上,坐着一位年约五旬、面容略显阴鸷但眼神锐利的华服男子。他便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受封信王的赵昆。
与赵铎的昏聩不同,赵昆素以“贤王”之名暗自经营,礼贤下士,结交朝臣,甚至在宗室和部分军中将领中颇有声望。
北疆大胜,朝廷权威扫地,赵铎威信跌至谷底,这让他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下首几人,皆是他的心腹死党。
吏部侍郎孙皓,掌管部分官员铨选,能提供朝中人脉和信息。
羽林卫中郎将李崇,掌握部分宫廷禁卫,是政变能否成功的关键武力。
还有一位身着便服,目光炯炯的老者,乃是退隐多年,但在军中部旧甚多的前兵部尚书,杨钊。
还有几位家中颇有私兵部曲的勋贵代表。
“诸位。”赵昆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密室的寂静:“如今局势,想必都已看清。皇帝……唉,宠信奸佞,怠慢朝政,以致丧师辱国,民心尽失。
长此以往,非但我赵氏江山危如累卵,这天下亿兆黎民,亦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他先给自己披上了一层“为国为民”的外衣。
孙皓立刻接口,痛心疾首:“王爷所言极是,陛下如今只听那帮弄臣阉宦之言,忠臣良将皆被疏远。
朝纲紊乱,政令不出圣京,再这样下去,恐怕等不到北疆打过来,我们自己就先乱了。”
李崇压低了声音,更直接:“王爷,宫内守卫,末将已暗中联络了数位可靠弟兄。只要时机恰当,控制几处宫门,并非难事。只是……城外京营的态度,还需谨慎。”
前兵部尚书杨钊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分量:“京营副将王充,曾是老夫旧部。此人……或可争取。
此外,御马监太监刘成,贪财好货,且对陛下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