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188章 大封赏  边关悍卒:八极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188章 大封赏 (第2/3页)

恒授“定东公”。此五人为最高爵位,世袭罔替,以示对开国元勋的尊崇。

    其余大小将领、有功文官,按功劳大小,分别授予侯、伯、子、男等爵位,并赏赐大量田宅金银。

    张墨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省,派遣总督、巡抚治理。原北疆故地、西齐故地、新占大越部分区域,皆纳入统一行政管理体系,推行明朝律法和新政。

    随即他大量起用有才能、愿归顺的原西齐、大越官员,以缓和矛盾,尽快恢复地方秩序。

    这一系列的安排,既酬谢了功臣,稳固了统治核心,又初步构建起一个高效、制衡的中央集权官僚体系,展现了晟太祖张墨卓越的政治手腕。

    定都金城,并更名为“中京”,是明朝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这意味着政治中心从北疆的云州转移到了中京。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城市建设。

    内阁、枢密院等中央机构陆续从云州迁往中京。

    大量北疆籍的官员、将领及其家眷也随之南迁。同时,为了充实京畿人口,张墨下令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移部分百姓至中京周边。

    工部开始规划中京的扩建工程。在原有皇宫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扩建,使其更符合帝都气象。

    同时规划新的官署区、市坊、道路。整个中京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定都中京,也带来了南北文化、习俗融合的问题。

    北疆来的官员士卒,作风较为粗犷直接;而中京原本的居民和来自南方的归附者,则相对文雅含蓄。初期难免有些摩擦和隔阂。

    张墨和墨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以身作则,倡导简约务实的朝风,同时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

    朝廷举办的宴会、庆典,也注意兼顾南北特色。

    科举取士制度被提上日程,准备面向全国士子,无论南北,唯才是举。这些措施,逐步地促进着新朝内部的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