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192章 启泰之治  边关悍卒:八极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192章 启泰之治 (第1/3页)

    这在历代都是浩大工程,张墨凭借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高效的动员能力,使其得以推进。

    修缮各地水渠,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北方干旱地区,修缮和新建灌溉水渠、陂塘,推广龙骨水车等先进灌溉工具,扩大水浇地面积。

    推广先进农具和耕作技术,由朝廷督造优质的铁制农具,以成本价或赊销方式提供给农民。

    鼓励推广轮作、套种、施肥等精耕细作技术,并由官府印发《农政纲要》之类的科普小册子分发各地。

    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为帝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在重农的同时,张墨前所未有地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这与其穿越者的视野密切相关。

    改善商贾地位,废除对商人的诸多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表彰纳税多的“义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发展官营手工业,将原本隶属于军队的“将作院”体系扩大和规范化,成立“工部制造局”,下设军工、民用品等多个分局,集中能工巧匠,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

    不仅制造军械,也生产优质的农具、瓷器、丝绸等,并引入一定的竞争和奖励机制,鼓励技术创新。

    扶持民营作坊,降低工商业的税负,简化经商手续,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民间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特别是在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优势行业,鼓励形成产业聚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修葺和拓展官道,建立高效的驿站系统,保障物流畅通。疏浚大运河,使其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各主要城市规划和建设规范的市场区域。

    规范海外贸易,在沿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既增加关税收入,也引进海外物产和技术。虽然此时主要精力在内陆,但已为未来的海洋扩张埋下伏笔。

    这些政策刺激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城市日益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多彩。中京、北都、以及江南的一些城市,逐渐成为商业繁华的大都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