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9章 骨头都快生锈了 (第3/3页)
只论天下大势与身后清名:“长芳吾弟,江南气数已尽,冯坤、赵虢之辈跳梁,岂是长久之相?
北明皇帝雄才大略,一统之势不可逆转。贤弟镇守一方,手握重兵,一念之间,可定万千生灵祸福。
顺势而为,保境安民,则功在千秋;逆势而动,徒增杀孽,恐悔之晚矣。望弟明察。”
同时,锦衣卫将冯坤与赵虢暗中勾结、欲行废立的证据,巧妙送至李长芳案头。
李长芳反复权衡,虽未明确倒戈,但回复的态度已悄然转变,承诺将“严守防区,不使局势糜烂”,这无异于默许了北明的行动。
然而,这无所不在的渗透,并非毫无破绽。冯坤掌控皇城司多年,对阴谋有着异乎寻常的嗅觉。一些官员态度的微妙变化,几次看似意外的消息泄露,都让他心生警惕。
“不对劲……”冯坤在密室里,对着心腹干儿子,声音尖利而阴沉:“太安静了,王佑安的人没动静,赵瑾那边也安静得反常,还有李长芳。
这潭水底下,肯定有大鱼在搅和,是北边的锦衣卫,一定是张墨的鹰犬。”
他枯瘦的手指狠狠攥紧:“查,给我往死里查。所有近期行为鬼祟的,接触过陌生人的,都给咱家盯死,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一场血腥的内部清洗随之展开,圣京城内顿时风声鹤唳。
但这疯狂的反扑,如同在即将沸溢的油锅里泼水,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恐慌和反弹,更多原本摇摆的官员,在恐惧驱使下,主动向北明伸出了求援之手。
赵铎死了,他在痛骂张墨的时候突然死了。
越国主赵铎驾崩的消息,被冯坤以铁腕手段暂时封锁在王宫高墙之内。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一股不安的暗流已在圣京城内涌动。
冯坤深知,自己已站在悬崖边缘。世子赵瑾对他恨之入骨,靖江郡王赵虢狼子野心,北明张墨虎视眈眈,而城内,那些若隐若现的北明暗探,更让他如芒在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