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引路人 (第2/3页)
在尾盘积累的经验,此刻都成了独到的见解。
杨总眼中闪过赞赏:“很有意思的思路。最后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翰融?“
这次苏予锦没有犹豫:“因为这里能让优秀的的人更优秀。“
回家的地铁上,她收到沈静的消息:「怎么样?」
她回复:「静姐,谢谢你让我看见更好的自己」
录取通知来得比想象中还快。但真到了签合同这天,苏予锦又犹豫了。
“静姐,我还是怕......“
“怕什么?“
“怕跟不上,怕让你失望......“
沈静放下手中的咖啡,神情突然严肃:“予锦,你记得我们卖的第一套尾盘吗?那对老夫妻本来嫌楼层太高,你说'站得高看得远,每天都能看见孙子学校的操场'。“
苏予锦怔怔点头。
“后来老太太偷偷告诉我,就是这句话打动了她。“沈静握住她的手,“你拥有最宝贵的东西共情力。还有你能快速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这是再多技巧都换不来的。“
她取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是杨总的声音:“小沈,你推荐的这个苏予锦确实特别。在行业里待久了,很难得还能保持这样的真诚。“
苏予锦的眼眶湿了。职场遇到真心朋友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而自己何其幸运,刚好遇到。
入职翰融的第一天,沈静特意陪她熟悉环境。
“这是项目资料库,所有案例都在这里。“
“食堂在二楼,红烧肉每周四供应。“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吃。
“杨总办公室在转角,她喜欢喝手冲咖啡。“
每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临走时,沈静塞给她一个小本子:“我的'生存宝典',遇到困难就翻翻。“
苏予锦打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注意事项:
“周二上午别找财务“
“设计部小李对图纸特别较真“
“项目部老周喜欢抽这个牌子的烟“
最让她感动的是最后一页:
“记住,你比想象中更强大。不要自卑,要时刻的相信自己能行。
入职翰融的第一个月,苏予锦仿佛一块被投入熔炉的生铁,承受着高温与重压。与她同期入职的,不乏来自各大房企的精英,言谈间“容积率”、“资产配置”、“现金流”等专业术语信手拈来,那份从容与资深让她相形见绌。办公室表面和气,底下却暗流涌动,偶尔飘来的审视目光和意有所指的“经验论”,都让她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资深环境之间的隔阂。
万幸,她有沈静这个“导航仪”和“强心剂”。那本“生存宝典”被她翻得起了毛边,沈静的远程支援更是随叫随到。
“予锦,别被那些术语唬住,”沈静把苏予锦拉到茶水间“轻声细语的告诉她。你最大的武器是接地气。晨会汇报,就把我们复盘尾盘客户的那套拿出来,数据是骨架,客户故事才是血肉,比干巴巴的理论动人。”
苏予锦深吸一口气,照做了。在第一次项目例会上,当她把“为给儿子凑婚房首付,咬牙卖掉老城区步梯房的张阿姨”的故事,与某一户型的空间利用和总价控制联系起来时,她看到一直低头记录的杨总,笔尖停顿,抬起了头。
“角度很独特,贴近真实需求。继续。”杨总的肯定虽简短,却像一道光,驱散了苏予锦心中些许阴霾。
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是融入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