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除我以外都是别人 (第3/3页)
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
方允侧目看向身边的赵廷文,他正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神色沉静如水,显然对此已有默契。
“大哥说的是。”
赵廷文放下茶杯,声音沉稳:
“根基与品性,是我和允儿的首要之责。至于更具体的路……”
他目光转向赵振邦和赵廷琛:
“等他们再大些,展现出各自的天赋和心性,自然会有更针对性的安排。有父亲掌舵,大哥垂范,是他们的福分。”
这番话,既肯定了家族的传承和培养责任,也暗示了未来会根据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并非完全刻板复制。
赵廷琛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这时,一直安静旁听的沈明薇优雅地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目光带着精明的考量,微笑着开口,语气温和:
“绸缪未来是正理。允儿,廷文,两个孩子,承继的是赵方两家的血脉,亦是两家共同的心头宝。方老将军对重孙辈,更是牵念甚深。”
她放下茶盏,指尖轻点桌面,如同落子:
“我们几个长辈思量着,血脉传承,贵在多脉相承,分散布局,才是长久之计。”
方允认真听着,神色平静。
赵廷文放在膝上的手,轻轻覆盖住她的手背,指腹轻轻摩挲。
赵老爷子此时放下茶杯,杯底与托盘发出轻微而清脆的碰撞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声音洪亮:
“允丫头,你爷爷方建勋,是我的老战友,也是老兄弟。方家,也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功臣之家。
两个孩子,老大姓赵,老二随母姓方。这样,使两家的根基,更为稳固,枝叶更为繁茂。你们认为如何?”
老爷子的话语,将沈明薇的“分散布局”阐释得无比清晰。
这不仅仅是姓氏的归属,更是深层次的*治布局和风险分散。
一个姓赵,天然背负着赵家的光环与重担;另一个姓方,虽然方家同样显赫,但相对更低调,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上,或许能少一些“赵”姓带来的过度关注和束缚,多一分转圜的空间。
这既是对方家的尊重,也是对两个孙辈未来更长远、更稳妥的考量。
厅内茶香袅袅,一时寂静。
赵瑾禾屏息凝神,深知这轻描淡写间定下的姓氏,承载着何等重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方允和赵廷文身上,尤其是方允。
这个决定,某种意义上,是赵家对方家最大的尊重。但同时也意味着,她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注定要背负起远超常人的责任。
方允端起果汁,缓缓喝了一口,清甜的滋味在口中化开。
她抬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长辈,最后落在赵廷文深邃而带着询问的眼眸上。
想起爷爷书房里挂着的与赵振邦的合影,那份跨越生死的战友之情。
她放下杯子,声音不高,清晰平稳:
“大嫂说得对,孩子们身上流淌着赵方两家的血。让其中一个孩子随我姓方,我想,爷爷和爸妈定会无比欣慰。这确是一个深谋远虑、兼顾情理的周全安排。我没有意见。”
她以律师的理性,清晰地理解了这决定背后的多重含义。
“好。”赵老爷子一锤定音,“那就这么定了。具体细节,后续再议。小允,辛苦你了。廷文,照顾好允儿。”
“我会的。”赵廷文沉稳应下。
一场关乎“家族未来”、在茶香氤氲中进行的“商议”,尘埃落定。
自始至终,方允的手,都被赵廷文宽厚的手掌,紧紧地包裹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