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种子发芽 (第3/3页)
木扶手边缘,目光却紧紧锁在赵廷文的脸上,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他的眉峰在读到关键议题条款时几不可察地聚拢,又在扫过“特邀专家”四个字时,唇角似乎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弧度,快得如同错觉。
终于,他看完了最后一行。
将函件轻放回桌面,身体微微向后靠进座椅,目光转向方允,深邃如海。
“你怎么想?”他率先开口,声音温和。
方允深吸一口气,将下午翻腾的思绪梳理清晰:
“很意外,也很荣幸。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周期管理规范》的立法论证,这个领域与新丝路项目高度契合,我的实务经验确实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视角。这个机会……弥足珍贵,是我一直以来的专业理想所向。”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认真而坦诚,直视着赵廷文:
“但是,我同时也在考虑……避嫌的问题。我的身份……会不会给这项纯粹的专业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额外关注?或者……给你带来潜在的困扰?”
这是她心底最深的顾虑。
她无惧挑战,无畏辛劳,只怕因自己身上附带的“标签”,让这份沉甸甸的专业使命沾染上非议的色彩,甚至……牵累他的清誉。
赵廷文静静聆听着,温柔目光始终笼罩着她,眼底是洞悉一切的明了与全然的理解。
待她话音落下,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首先,允儿,法工委以专家身份发出正式邀请,这本身就是对你专业能力和行业地位最权威的背书。他们看中的,是‘优秀律师方允’的学识与经验,而非‘赵廷文的妻子’这个附加称谓。”
他语气肯定,带着对她能力的绝对信任。
“其次,关于避嫌。”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更加锐利:
“这确实需要审慎处理,但绝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把握两条原则。”
“第一,身份纯粹,界限分明。”
他字字清晰,“在立法论证的全过程中,你只代表一个身份:专业律师方允。你的每一个观点、每一项建议,必须且只能基于法律条文、客观事实和你的实务经验,对法律本身负责。绝不允许掺杂私人情感,更不得传递或暗示任何你身份之外的意志。”
“第二,程序公开,经得起审视。”
他继续道,“律所收到的是官方公函,你的参与是公开透明的专家咨询行为。只要过程公开、公正、专业,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最严格的推敲和检验,任何无端的揣测都将失去立足之地。”
利弊清晰,条分缕析。
最后,他话锋微转,目光沉淀为更深沉的柔和:
“当然,挑战与风险并存。更广泛的关注,更严苛的审视目光,都可能随之而来。你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用无可挑剔的专业性来证明你观点的纯粹性。”
他停顿片刻,起身走到她身边,动作轻柔地将她拥入怀中。
“允儿,利弊我已为你剖析清楚。但最终的选择权,”他低头,望进她眼底,“在你。”
本就温沉的嗓音放得更缓:
“这是你深耕的专业领域,是你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我不会,也不该,因为我的身份,去替你做出决定。我的身份,更不应该成为你人生的边界线。”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