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啊,这个啊,这个叫番薯 (第1/3页)
两个胥吏在蒋有财家住下了,二河村一大半人都急的睡不着觉,就怕自家成了丁的男人被捉去边关,对抗匈奴。
那匈奴人据说长的是青面獠牙,凶神恶煞,活像是从地狱阎罗里爬出来的恶鬼似得,眨眼间就能取人性命。
这哪是家里这种干惯了农活,拿着锄头的汉子的对手?
若是去了,这不是去送死吗不是?
这一夜二河村人人发愁,第二天一早,杨春喜去地里观察情况时,遇到之人眼底下全都挂着黑眼圈,活像是大熊猫似得。
“春喜啊,你叔那事,实在是对不住了。”回家路上,眼底青黑的田永娣挡住了杨春喜的去路。
杨春喜愣了愣。
“你叔那个不要脸的,昨个儿和我说去吃人山山脚下捡柴火去了,谁承想他竟然去你家那几块地里放了火!”
“这个搅屎棍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也不指望他能有多大的本事能养活我们娘几个,起码也不能成天给家里惹事吧。”
说着,田永娣白着脸愧疚道:“说到底,也是我们家对不住你们,你家那地......那地受了多少损失,我赔!”
“就是.......就是家里暂时没有那么多的银钱,家里好几个娃娃要养活,张口闭口也得有粮食吃饭啊,哎~”
田永娣叹了口气。
“我家那个懒货还被孙金梅这个贱人给打的下不来床,昨个儿家里还请了个大夫来看,说是要也养上好一段时日才能下床,家里......家里折了一个壮劳力,手头......手头实在是不怎么宽裕。”
田永娣边说边低下了头。
“不过你放心,我......我给你打欠条,只要有了钱,我立马就给你家送去,你要是不信,就.....就找里正立个字据也成。”
田永娣深怕杨春喜不信,连忙保证道。
杨春喜信倒是信,可这事哪是她能做主的?
那地是周家的地,就是要赔偿也得找周家的主事人,王绣花或者是周宝祥,找她......有点不合适吧......
“婶子这是哪里的话?哪就到立字据的地步了,你的人品我当然是信得过的,只不过......”
“只不过表叔烧的毕竟是周家的地,要是打欠条的话,还是直接找绣花婶或者宝祥叔比较合适,找我,有些不合适吧?“
杨春喜顿了顿,开口道。
“这......哎~“田永娣面露为难的叹了口气。
“我哪里不知道这个理啊?我这不是怕绣花和宝祥不见我这个做婶子的吗?我家那人闯了这么大的祸,我......”
“我哪还有脸去见绣花和宝祥啊?我......我这张老脸全给周守义那个王八羔子给丢尽了!天杀的王八羔子,一干活就尿遁,我......我怎么就嫁了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
“春喜啊,我这实在是没有脸再去登你家门了,你就行行好,帮帮婶子这个忙,回去把话给带到了,行不?婶子,婶子这也是实在没法了啊。”
王绣花说着就上前一步握住了杨春喜的手,一脸急切的道。
杨春喜哪见过这种场面啊,她从前在农学院的时候只顾着种地,可没被人这么求过!
只是迟疑了一会儿,杨春喜就答应了,见状,田永娣乐的在原地蹦了两下,蹦完后,又从自己挎着的篮子里拿出了两个红薯递到了杨春喜的怀里。
杨春喜一愣,原来这个架空的时代就已经有红薯?
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了。
红薯在二十一世纪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到华国的,没想到虞朝居然现在就有了红薯。
“婶子,这是?”杨春喜把玩着手里拳头大小的红薯,故作惊讶道。
“啊,这个啊,这个叫番薯,是从南方传来的东西,据说在南面有人种了这个之后,一亩地能收上来600斤的粮食,前些年朝廷还发种子也让我们种来着。”
“可这玩意儿种上去之后,压根就活不成,一亩地好的话能收上来几十斤,有些人家甚至还绝收,这玩意儿它就是个死物啊,压根它就不能成。”
田永娣叹了口气。
“我家那情况你也知道,地呢是少了点,人口还多,狗蛋丫蛋那几个,都是要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