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村里的谣言 (第1/3页)
拟定合同的过程很顺利。
林雪禾虽然年轻,但是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对合同上的每一个条款都看的很细。
从供货量,质量标准,价格,到运输方式,结算周期,林雪禾都考虑的面面俱到的。
越谈,王建国就越心惊,可越谈,这种心惊慢慢的就变成了欣赏。
王建国觉得,自己今天不仅仅是找到了一个黏土矿,更是发现了一个人才。
事情谈到最后,最后的焦点落在了预付款的金额上。
“林同志,你看,预付三千块,怎么样?”王建国试探着问道。
三千块钱,在八十年代初,对于一个国营厂来说,也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林雪禾听到他说的后摇了摇头,然后伸出了一个巴掌。
“五千?”王建国的眼皮一跳惊讶出声。
林雪禾再次的摇了摇头,然后清晰的说道:“五千,是第一笔,我需要五千块钱,买一台拖拉机,再雇二十个人,保证第一月的供货量。”
“然后等第一个月供货稳定了,我需要您再支付五千,用于后续生产扩大。”
“一万块钱?”没等王建国说话,会计的脸都白了,这一开口就是一万块的预付款。
“厂长,这不行啊,厂里账上所有的流动资金加起来也才刚够这个数啊!这要是都预付出去了,厂里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王建国听到后也犹豫了,这个数字确实超出了他的权限。
林雪禾看着他们,不慌不忙的说道:“王厂长,陈会计,你们先别急。”
“你们厂里面不是有好几笔大订单都快到期了么?要是交不了货,违约金恐怕都不止我说的这个数了吧?”
“可要是有了我的手,你们加班加点的生产。一个月内,就把这些订单全部完成。到时候回笼了资金,还怕发不出工资吗?”
林雪禾说完又指了指那块红砖,“用我的土烧出来的砖,都是优等品。到时候你们价格上是不是也能比普通的砖高一些?这一进一出的,里外里是多少钱?您二位比我算的清楚。”
王建国和陈会计对视了一眼,两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