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五章 后天?不行!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五十五章 后天?不行! (第1/3页)

    三十里风区是从吐鲁番前往南疆途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危险地带。

    所有人在进入风区之前必须提前完成所有的吃喝拉撒工作,篷布全部加固系紧,所有人腰间都连着一根绳子,禁止任何人随意起身或者探头出去。

    驾驶室里的驾驶员再次换成了宝根。

    因为他的心理素质最好。

    在进入风区之后,大脱粒整个车身走在大风里瑟瑟发抖、叮当作响。

    篷布如同发疯般的想要脱离车体,似乎有无数恐怖的东西想要穿透篷布冲进车里来。

    宝根的额头见汗,副驾驶的刘干事此刻也一声不吭,死死的抓住车把手。

    要不是大脱粒够重,宝根甚至怀疑整辆车都会被大风给掀翻。

    昨夜下的雪在大风的鼓动下变成一片片雪雾,这是本地特有的风吹雪现场,将能见度降低到了五米左右。

    大脱粒开得如同挪动的蜗牛。

    三十里风区,大卡车摇摇晃晃的挪动了整整两个多小时才驶出这里,也宣告正式离开了吐鲁番盆地。

    (2007年经过这里的火车都被大风吹翻过......。)

    他们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停车,把补给点送的包子热了热当做晚饭解决,然后一路向西南开往鱼儿沟方向。

    那里是进入阿拉沟河谷的入口。

    好在今晚的月色不错。

    连续换了两个司机,一直开到晚上九点多,他们终于抵达了鱼儿沟。

    这里真正的居民只有几百个哈萨克和维吾尔牧民,是一个小的几乎在地图上不存在的聚居地。

    但在进入这里的时候,宝根整车人都被哨兵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本该人烟稀少的鱼儿沟此刻却停满了车辆、到处都是施工帐篷和地窝子(六七十年代东北、西北知青冬天上山、施工住的全是帐篷,敢不敢信?我原来也不信,直到查了很多资料和回忆录,这才晓得当年的苦根本不是我们理解的苦)。

    借着车灯,宝根还看到了建委三局的招牌。

    看来这里也是三线建设的核心地点之一。

    大脱粒被放行,但必须远离三线建设的营地,于是宝根让人把车停在了一座唐代的烽燧下方。

    胡乱睡了一夜,宝根在早上七点多被冻醒过来。

    但外头还是一片漆黑。

    不过不远处的营区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