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章 第一个成果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百六十章 第一个成果 (第3/3页)

男知青去附近的小溪边凿开冰面,用小锄头挖掘小溪底部的淤泥——地窝子上头得用淤泥、树叶。

    彭大夫带着女同志们在烧水。

    男同志们砍伐灌木丛盖地窝子剩下用不到的边角料任她们挑选比较干枯的当做燃料——有其他东西可以烧,自然没人会理会干牛粪。

    烧水用的必须是新雪。

    彭大夫随身带了两大块食堂里蒸包子用的纱布,叠在一起大约有四层左右,包裹住一大团挑出来的雪系好,然后放进锅里,只把纱布的口子留在锅外。

    高原地带烧开水很慢,因为到八十多度就会沸腾,但要达到饮用标准得烧两个多小时(托云牧场回忆录)。

    宫爱珍有点等不及。

    “难道还是得烧牛粪?”

    被她问到的沈老师笑着摇摇头。

    “就算是用干牛粪,最多也就节省二十分钟左右,主要还是氧气低。”

    渴得厉害的宫爱珍偷偷抱着伊白梅的胳膊晃了晃。

    “你去找宝根去,他肯定有办法!”

    梅子无语了。

    “他又不是许愿树。”

    “切,只要你开口,他比许愿树还厉害~!”

    张宝根正好和关泰山搭建好自己的地窝子,正在给顶上糊泥巴。

    他听到梅子的来意也没多说什么,直接捧着一大团糊地窝子顶的湿泥巴来到烧火的地点。

    三下五除二把铝锅的四周都糊上了湿泥巴,石头垒的临时灶台也被他用湿泥巴糊了一层。

    接着他把树枝捆成空心形状塞进灶台里,还扒拉出灶台下方被烧红的一块手掌大鹅卵石用一块布料包着扔进锅里。

    “这样的话,大概半小时就行了。”

    宝根拍拍手继续回去搭地窝子,女同志们则都惊呆了。

    尤其是沈老师、彭大夫和宋疏桐。

    她们都是在高原生活过的人,半个小时烧好一锅水,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张宝根的这一系列操作,明眼人看着都知道肯定有效果,尤其是沈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找出纸笔开始记录。

    “能解决高原烧水快的问题,这对我们托云牧场、还有之后的河谷知青点都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要是这壶水真的能在半小时内烧开,那咱们这次勘探的第一个成果就是小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