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灯下筹谋,药理入门 (第1/3页)
疏影院的月光凉得像水,顺着窗棂淌进来,落在苏微婉攥着银簪的手背上。青禾的声音还带着惊惶,院墙上的黑影却已经没了踪迹,只留下几片被蹭落的槐树叶,在夜风里打着旋儿飘下来。
“姑娘,要不要去告诉李嬷嬷?”青禾紧紧抓着苏微婉的衣袖,指尖冰凉,“万一那人是来害您的怎么办?”
苏微婉摇了摇头,目光落在院墙外那片黑漆漆的竹林里:“别声张。李嬷嬷是柳氏的人,告诉她,说不定会把事情闹大,反而让柳氏起疑。咱们先看看,那人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她拉着青禾,悄悄打开院门。夜风吹得两人衣角发颤,苏微婉借着月光仔细查看院墙根——在刚才黑影趴着的地方,放着一个小小的竹编篮子,篮子上盖着块深蓝色的粗布,和之前张妈送布包的料子一模一样。
“是张妈的东西!”青禾低呼一声,又赶紧捂住嘴。
苏微婉蹲下身,小心地提起竹篮。篮子很轻,掀开粗布一看,里面放着一本线装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民间验方集”五个字,字迹正是张妈的——她以前给生母送东西时,在纸条上写过字,苏微婉还有印象。
除此之外,篮子里还有一小包晒干的薄荷,叶子翠绿,显然是刚晒好没多久,旁边还压着一张折叠的纸条。苏微婉把东西都拿回屋里,吹亮油灯,展开纸条。
纸条上的字比之前更潦草,还带着几滴深色的印记,像是血迹:“姑娘,柳氏心狠,定会在您去别院的路上或别院加害,这本验方集里有辨毒、解毒的法子,薄荷能醒神避瘴,您务必收好。‘梅香’曾在京郊别院当差,您可留意别院西角的梅花树,或许有线索。保重!”
“梅香在别院当差过?”苏微婉的指尖抚过“梅花树”三个字,心脏骤然加快。原来张妈送青蒿、送绢帕,都是在为她铺垫——青蒿治瘟,薄荷醒神,验方集辨毒,这些都是她入宫后保命的东西,而“别院西角的梅花树”,更是直接指向了生母线索的关键。
青禾凑过来看完纸条,眼圈红了:“张妈真好,都自身难保了,还想着您。可柳氏也太坏了,竟然要在别院里害您……姑娘,咱们要不逃吧?别去入宫了,找个地方躲起来,总比送命好。”
苏微婉把验方集和薄荷小心地放进贴身包袱,指尖捏着那张带血的纸条,眼神却比之前更坚定:“逃不掉的。柳氏在相府和京城都有势力,咱们就算逃了,也会被她找到。而且,我不能逃——我还没查清姨娘的死因,还没找到‘梅香’,不能就这么放弃。”
她翻开那本“民间验方集”,里面的纸页已经泛黄,却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除了常见的风寒、腹痛药方,还有好几页专门讲“辨毒之法”——比如如何通过颜色、气味分辨食物里的砒霜、鹤顶红,如何用常见的草药(比如甘草、绿豆、薄荷)解轻微的毒,甚至还有应对“慢性毒”的法子,比如长期接触会致病的香粉、首饰毒素。
“这些都是救命的东西。”苏微婉轻轻抚摸着纸页,忽然想起生母留下的医书里,也有类似的辨毒记载,只是不如这本详细。张妈一定是知道生母懂药理,才特意给她找了这本验方集,让她能在危险中自保。
她把验方集和生母的医书放在一起,又把薄荷和之前的青蒿包好,贴身放着——这些东西,比柳氏给的那些粗布衣裳、有毒首饰,珍贵百倍。
这一夜,苏微婉几乎没睡。她借着油灯的光,一页页翻看验方集,把重要的辨毒、解毒法子记在心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对照生母的医书琢磨。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她才把验方集收好,开始收拾行李。
青禾也早早起来帮忙,一边叠衣裳,一边小声说:“姑娘,我昨晚去厨房打水,听到两个家丁说,夫人昨晚派了人去京郊别院,好像是给那边的管事送了东西,还特意叮嘱‘多照看苏姑娘’。我看,肯定是要让管事害您。”
苏微婉叠衣裳的手顿了顿:“我知道。柳氏不会让我安安稳稳入宫的,她怕我在宫里查出什么,更怕我活着回来。不过,她越急,就越说明姨娘的死因不简单,我就越不能让她得逞。”
刚收拾好行李,李嬷嬷就来了。她依旧穿着深灰色褙子,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脸上没什么表情:“苏姑娘,这是夫人给您准备的‘路上吃的点心’,让您带着去别院。夫人说,路上辛苦,别饿着了。”
苏微婉看着那个锦盒,心里冷笑——柳氏倒是“贴心”,有毒首饰没成,又来送有毒点心了。她接过锦盒,故作感激地说:“多谢母亲费心,也多谢嬷嬷跑一趟。”
李嬷嬷扫了眼她的行李,见只有一个小小的包袱,皱了皱眉:“姑娘就带这么点东西?宫里不比相府,要是少了什么,可没人给您补。”
“够了。”苏微婉垂下眼帘,“入宫是去伺候皇上,不是去享乐的,带多了东西反而累赘。嬷嬷放心,我不会给相府丢脸的。”
李嬷嬷没再多说,只催着她赶紧出发。相府门口已经停好了一辆青布马车,车夫是个面生的汉子,眼神躲闪,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