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狗急跳墙,围堵工作室引关注 (第3/3页)
50万,用途标注为“后勤设施维护”,但实际上,这笔钱到账后,后勤处就取消了与三家学生创业团队的合作,转而交给了李志强的公司。
苏晴则联系了省级媒体《江城教育报》,对方表示很感兴趣,会派记者来采访,还会跟进校委会的会议情况,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
林风在校园里组织请愿活动,不到两天就有1200多名学生签名,还有50多家校园周边的商家联合署名,支持辰风继续运营。
联盟的公开信也很快写好,里面详细列出了辰风的贡献:“运营半年来,服务学生超8000人次,提供兼职岗位35个,帮助5家濒临倒闭的小商家扭亏为盈,推动校园外卖价格下降15%……”公开信还附上了学生和商家的感谢信,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下周一一早,校委会开会的日子到了。行政楼前聚集了数百名学生和商家,大家举着“支持辰风创业”“反对利益交换”的牌子,安静地请愿,没有喧哗,却用沉默表达着态度。陆辰、苏晴、林风作为代表,被邀请参加校委会的旁听,这是校长在舆论压力下做出的让步。
校委会的会议室里,气氛格外紧张。校长坐在主位,旁边是副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鼎盛集团的战略投资部张经理也赫然在列,显然是来“旁听”的。会议开始后,后勤处主任首先发言,列举了“辰风工作室的问题”:“未取得校园创业许可、外卖配送存在安全隐患、涉嫌不正当竞争……建议禁止辰风在校园内开展业务。”
他的话刚说完,苏晴立刻站起来,拿出准备好的证据:“第一,辰风的校园创业许可是去年12月获批的,有教育局的备案文件;第二,外卖配送员都经过安全培训,有健康证,半年来零安全事故;第三,所谓的‘不正当竞争’,是李志强的恶意举报,工商部门已经出具‘举报不实’的证明。另外,我们有证据证明,鼎盛集团给学校捐了200万教育基金,而张经理今天也在场,这是否存在利益交换,希望校委会能给学生和商家一个解释。”
苏晴的话让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校长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张经理则尴尬地低下头,不敢说话。这时,市纪委的工作人员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我们收到举报,鼎盛集团与学校后勤处存在利益交换,现依法介入调查,请相关人员配合。”
会议室里瞬间乱了起来,校长和张经理的脸色煞白。陆辰心里一喜,以为事情有了转机,可就在这时,他的手机收到了匿名者的最后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没有任何多余的文字,只有一张照片:照片里,鼎盛集团的董事长和一位穿着警服的***在一起,笑容满面,背景是江城市公安局的大门,而那个穿警服的男人,正是负责李志强案件的市刑侦支队支队长。
陆辰看着照片,手指微微颤抖。他突然意识到,鼎盛集团的关系网远比他想象的更庞大,甚至渗透到了司法系统。就算今天阻止了校委会的禁令,就算李志强被追逃,只要这位刑侦支队支队长在,李志强的案件就可能被压下来,鼎盛集团也能继续逍遥法外。
市纪委的调查还在继续,行政楼前的请愿学生还在等待结果,可陆辰的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寒意。这场对抗,他们看似赢了一局,却只是掀开了鼎盛集团黑暗冰山的一角。那个穿警服的男人,会成为他们接下来最大的障碍吗?李志强的案件能否顺利推进?辰风又该如何对抗这渗透到司法系统的庞大势力?
夕阳透过会议室的窗户,洒在陆辰手里的手机上,照片里的笑容显得格外刺眼。一场更艰难、更危险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