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跨校联盟初立,智慧校园藏阴谋  都市重生:逆转青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4章 跨校联盟初立,智慧校园藏阴谋 (第1/3页)

    十二月初的江城,第一场雪悄然而至,细碎的雪花落在科创大厦的玻璃幕墙上,很快融化成水珠,留下蜿蜒的痕迹。辰风工作室里,气氛却比窗外的寒冬更凝重——陆辰将匿名邮件打印出来,贴在会议室的白板中央,邮件里“华东高校服务联盟”“智慧校园项目”的字眼被红笔圈了三道,像三道醒目的警告。

    “10家企业,每家注册资本过亿,覆盖餐饮、零售、教育科技……”陈阳指着白板上列出的联盟成员名单,手指在“江城鼎盛集团”“华东校园超市连锁”“智慧教育科技”三个名字上停顿,“这三家是核心,鼎盛负责餐饮供应链,校园超市连锁垄断零售,智慧教育科技做技术支持,说白了就是要把校园里的‘吃、用、学’全垄断了,咱们辰风只是他们第一个要清除的障碍。”

    林风攥着拳头,指节泛白:“他们这是要把所有高校创业团队赶尽杀绝!上个月邻市理工大学的‘校园打印联盟’,就是被他们用低价倾销搞垮的,听说团队里有人还被威胁了!”

    苏晴拿出手机,调出她昨晚整理的“高校创业团队生存报告”:“我查了近半年的资料,华东地区已有5所高校的8个创业团队被迫解散,都是因为遭遇类似的垄断打压——要么被低价挤垮,要么被威胁收购,背后都有‘华东高校服务联盟’的影子。”

    陆辰看着大家紧绷的神情,深吸一口气:“害怕没用,咱们之前能赢李志强,现在也能对抗这个联盟。唯一的办法,就是联合全省甚至华东地区的高校创业团队,组建‘跨校创业反垄断联盟’,用集体的力量对抗资本巨头。”

    他指着白板上的空白处,画出一个简单的联盟架构:“辰风作为发起方,负责协调和资源整合;陈阳牵头技术组,统一升级各团队的订单系统、数据防护,避免被联盟的技术支持公司攻击;苏晴负责宣传组,联系高校媒体、教育类平台,曝光联盟的垄断行为,争取舆论支持;林风负责商家组,巩固咱们现有的核心商家,同时对接其他高校的合作商户,形成跨校的商家网络,不让联盟轻易断供。”

    “我现在就联系之前认识的邻市理工大学‘校园打印联盟’的张学长,”苏晴立刻拿出手机,“他之前跟我聊过,对联盟的垄断行为很不满,说不定愿意加入咱们。”

    陈阳也打开电脑,调出之前开发的“辰风系统”源代码:“我可以把系统改成开源版本,让其他高校团队免费使用,只需要他们加入联盟后共享数据(脱敏后),这样既能快速整合技术,又能增强联盟的凝聚力。”

    林风则拿起商家名单,圈出王建国、张磊、刘阿姨等核心商家:“我今天就去拜访他们,跟他们签‘长期合**议’,承诺不管遇到什么压力,辰风都会保障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别被联盟的高价收购诱惑。”

    接下来的一周,团队成员分头行动,跨校联盟的组建之路却远比想象中艰难。

    苏晴联系了7所高校的12个创业团队,只有3个愿意初步接触——邻市理工大学的“校园打印联盟”、江城师范大学的“二手书循环平台”、南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绿植租赁”。其他团队要么直接拒绝(“不想得罪鼎盛,怕被报复”),要么犹豫不决(“再看看,等你们有实力了再说”)。

    陆辰亲自带队,驱车两小时去邻市拜访张学长。“校园打印联盟”的工作室藏在学校附近的老旧居民楼里,只有20平米,三台旧打印机嗡嗡作响,墙上还贴着去年“最佳校园创业项目”的奖状,却蒙着一层薄灰。

    “不是我们不想加入,是真的怕了,”张学长递给陆辰一杯冷水,手指在桌角的划痕上摩挲——那是上个月联盟的人来威胁时,用刀划的,“他们不仅搞低价,还举报我们‘无证经营’,城管来了三次,打印机都被拖走两台,现在只能勉强维持。”

    陆辰拿出辰风对抗李志强的证据——查封仓库的照片、市纪委的调查结果、学生请愿的视频:“张学长,我们知道难,但越退缩,他们越嚣张。只要咱们联合起来,有证据、有舆论、有商家支持,就不怕他们打压。而且我们已经争取到省教育厅的关注,他们答应会对‘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