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缩影  谍战剧中的龙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21章 缩影 (第2/3页)

封锁的利器!”

    “对!首长说得对!”

    “我们要立刻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分头研究!”

    “要把其中最急需、最容易见效的部分,优先拿出来试制!”

    没有空话套话,没有形式主义的讨论,所有人的思路都集中在如何最快地将这些“火种”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战斗力上。他们深知,在这片被封锁、被围困的土地上,每一分技术的进步,都意味着更多的物资,更可靠的装备,以及战士们更多的生存机会。

    “立刻制定学习计划和试验方案!” 首长最后命令道,“要保密,也要高效。我们要让这些来自敌人心脏的‘礼物’,尽快在西北的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我们自己的工业之花!”

    渝城,罗家湾十九号,军统局本部,戴笠办公室。

    与延安窑洞的务实热烈相比,这里的氛围显得凝重而微妙。

    毛人凤将一份装帧精美的报告,小心翼翼地放在戴笠宽大的办公桌上。报告封面上写着《关于津塘方面秘密获取敌占区部分技术资料之情况汇报》。

    戴笠靠在舒适的皮质座椅上,并没有立刻翻开报告,而是先拿起旁边的一个小巧玲珑的紫檀木盒,打开。

    里面是一枚品相极佳、温润通透的羊脂白玉佩,在办公室明亮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随资料一同送达的“样品”之一,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挑选。

    他把玩着玉佩,指尖感受着玉质的细腻,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东西……都入库了?”

    “回局座,均已登记造册,存入绝密技术档案库。” 毛人凤躬身回答,“初步评估,涉及机械、纺织、无线电、化工等多个领域,部分图纸和文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尤其是那几套欧美机械的专利文件,在外汇奇缺的当下,若能……妥善利用,或可节省大量资金。”

    “我已经联络好了,有几个私人大老板愿意重金购买.....”

    戴笠“嗯”了一声,放下玉佩,这才慢条斯理地翻开报告。

    他浏览的速度很快,目光在那些专业术语和数字上只是一扫而过,更多停留在关于资料获取过程、来源风险评估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分析上。

    “吴敬中……,这次倒是弄来了些实在东西。” 戴笠合上报告,语气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其他,“看来,他在津塘那个烂泥潭里,肯定还有他自己卧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