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笃耨香  开封104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九章 笃耨香 (第1/3页)

    在酒楼上,白玉堂匆匆瞟了一眼徐评的账册,略记住了一些,回府取出账本进行比对,他发现,两下里有一些内容对不上。

    近三四年,两浙路送出的香药和茶叶不少,其中仅白家就占了约六成之数。

    在徐评的账册上,庆历初年到庆历四年,白家送出的香药共计千余斤,白玉堂快速记下几项,分别是:龙涎香十八斤,笃耨香八斤,沉水香一千六百斤。

    但自家的账册上却清楚地写着:龙涎香十二斤,笃耨香五斤,沉水香一千一百斤。中间少的部分,去了哪里?

    白玉堂又翻出大哥的记录,发现香药数量和徐评的记录却完全一致,包括自家每年的两季八路交引和十六次漕运,所有货物细节,都分毫不差。

    看来,大哥不仅和徐评相识,还颇有些渊源。但二人都不在了,这两份记录也无从考证。

    白玉堂想起漕运司司库,架阁上定有官方的底账,不妨让展昭去取来,再作一番比对。

    白玉堂回想起,林叔曾说过笃耨香名贵至极,“所有的香药里,就数笃耨香卖得最贵,一两能卖到20万钱,这东西一年才不过十余斤,单我们这里就有五、六斤,利润又在四成以上,且咱家又有番商的渠道,已经是占得先机了。”

    从账册中能够看出,白家的香药多是送到开封府、应天府、大同府和杭州府,在白锦堂的记录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这其中笃耨香尤其重要。很明显,白锦堂在自己的记录中,关于笃耨香的数量、去向,他记得次数最多。

    但奇怪的是,在他的记录中写着,庆历初年到庆历四年,两浙路的香药珠犀曾被送到过蜀中。而白家自家的账册里,却没有蜀中的记录。

    白玉堂以上香为名,带着十七和账册来神保观中寻林叔。

    他先为兄长上了香,然后找了处僻静地方,向林叔问道,“今日我瞧了一本账册,写着庆历三年九月的一批香药,在杭州接收时是23斤,本地铺子收了5斤、应天府收了5斤、开封府收了8斤。理应还有5斤剩余。照例,余下的货是咱们本地铺子先挂账收了,再慢慢分配卖出。但在账册的记录里,这5斤剩余的香药,却没有写明去处。”

    白玉堂又翻开自家的账册,指着其中一处说道:“但在咱们家的账册上,记录的却是,庆历三年九月,杭州口岸共接收香药18斤,本地和应天府各收了5斤,开封府收了8斤,没有剩余。那么,余下来的5斤香药,去了哪里?”

    一番话,说得林叔目瞪口呆,额头直冒冷汗,“神仙真人在上,私藏货物可不是小事,即便这笃耨香不是禁榷之物,但私下贩运变卖,也是大罪,定有人要嫁祸给我们家。”

    白玉堂沉吟道:“怕不只是私藏这么简单,林叔细想,若仅仅只是私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