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秦明羽、沈邈  开封104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四章 秦明羽、沈邈 (第1/3页)

    每年冬至过后,便是政府与商家讨论来年粮食定价的时候。

    主持粮食议价的三司副使沈邈才三十出头,整个人却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每天循着规矩过日子。晨起、盥洗、更衣、上朝、早饭、处理事务、与同僚掰扯账务事、午饭、察看公文、处理积压账务、回府、更衣、晚饭、盥洗、看书、睡觉。几十年不变的生活,沈邈的手脚已被训练得像拉磨的驴一般,到了时间,自己便会走到指定位置,开始新一天的拉磨。

    沈邈整个人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死感,人到中年,生活和公务,于他而言,都是一眼便望到底,波澜不惊。

    娘子经常嘲笑他,说他像个和尚,应该住在庙里。

    沈邈心想,他倒是情愿住在庙里,至少,还能图个清静。

    沈邈出身清流之家,祖上累代都是读书人,从沈邈曾祖父起便从了官。沈家家教甚严,他在家又居长,从小就被父母拎着耳朵教导:要做弟妹们的表率。但表率究竟是什么样,沈邈也不知道。

    父母夸他懂事,他便努力更懂事;进了学堂,师傅们夸他聪明,字写得好,他便每日刻苦,努力写得更好;长大后,耆老们夸他是这一辈的榜样,他便努力,让自己更像个榜样。沈邈一生循规蹈矩,像块木头般地规矩刻板。

    沈邈的做事风格和为人一样,为人不够圆融。同僚取笑他,说他应该去做个言官。若是以后成为御史,怕是比“包弹”包拯还要厉害上几分。

    沈邈没什么家世背景,现在的官职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熬上来的。他自恃公正严明为第一为官要务,在三司做了十几年官,虽然已不如年轻时那般心直口快,但他骨子里的刻板,仍是半分没有改变。

    这几年,两浙路的粮食议价、漕运货物、交引文据发放等大小事务,沈邈都经过手,他熟知两浙路商户情况,这其中,白锦堂给他的印象极深。

    几番接触下来,沈邈觉得白锦堂不似别的商户那般市侩油滑,倒像个读书人,文文静静的样子,且谦虚有礼,又满腹才华,沈邈时常与他谈论诗词学问,二人都极爱《楚辞》,聊得甚是投脾气。

    他们只保持君子之交,虽然白锦堂给别的官员送过礼物,但从不曾给过他。这一点沈邈心里很安慰,他觉得白锦堂懂得自己,内心澄净,是个君子。

    后来两浙路的事务由别人接手,沈邈调为三司副使,每年也只有在粮食议价时才和白锦堂碰上一面。

    听说白锦堂出了事,沈邈有些意外,他觉得以白锦堂的为人,不会做出“私扣货物”这种事情,沈邈甚至还想四处找人帮他澄清。但没想到,却被主事狠狠地斥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