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远舟可能不是男的,而是面前的女同志? (第2/3页)
我们按照你说的将叶片的角度再向内倾斜5度,理论上应该能增加初始水流的冲击力,但我在担心会不会反而增大了阻力,导致效率降低……”
闻言,刘盛康和曾和平都凑了过去,仔细看起了他手上的图纸。
片刻后,刘康盛沉吟道:“是有这个可能。但具体影响多大,需要计算和实验。苏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常规设计里很少见这么大幅度的内倾,你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能说说看吗?”
苏曼卿听到刘康盛的询问,目光再次落回图纸上。
伸手指向叶片与水流接触的初始位置,她声音清晰而沉稳。
“刘参谋的顾虑很对,常规设计确实会避免过度内倾以防阻力激增。但我思考的出发点有些不同。”
说着,她拿起一支铅笔,在图纸空白处快速勾勒出简单的流体示意图。
“我们通常只考虑了水流冲击叶片‘正面’产生的推力,但如果我们让叶片这个内倾的角度,配合特定的曲面——您看,就像这样,”
她手腕轻转,画出一条优雅的弧线。
“水流冲击后,并不会被生硬地弹开或形成巨大的涡流阻滞,而是会顺着这个弧度‘爬升’一段。
这个过程,实际上会短暂地‘包裹’住叶片,利用水流自身的粘滞性和惯性,形成一个局部的、向心的压力场。它增加的并非单纯的正面冲击力,而更像是一种……嗯,‘引导式增压’。”
吴旭阳听得入神,下意识地问:“引导式增压?效果能保证吗?”
“确实需要实验验证,目前只是理论推演。”苏曼卿坦诚道,“我初步判断,如果弧度和叶片表面光滑度控制得好,带来的额外压力可能会超过增加的摩擦。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可能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不!一点也不简单!”
一旁的曾和平教授突然开口,声音带着明显的赞赏。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苏曼卿画的那条曲线,仿佛看到了极有趣的东西。
“小苏同志,你这个想法很有灵性!它跳出了常规思路,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