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集 :金莲在夹缝游走 (第2/3页)
山。她带着一盒子首饰,亲自去了听雪轩。
“潘姑娘,这几日住得还习惯吗?”邢夫人拉着潘金莲的手,笑得格外亲切,“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别客气。”
潘金莲笑着谢道:“多谢夫人关心,小女住得很习惯,丫鬟和婆子都很照顾我。夫人还特意给我送首饰,真是让小女受宠若惊。”
“跟我还客气什么。”邢夫人打开首饰盒,里面摆满了金簪、银镯、玉坠,“这些都是我年轻时戴的,现在年纪大了,也用不上了,姑娘年轻,戴这些正好。”
潘金莲拿起一支金镶玉的簪子,仔细看了看,赞叹道:“夫人的眼光真好,这支簪子真漂亮。只是小女无功不受禄,这么贵重的首饰,小女不能收。”
“哎,让你收你就收着。”邢夫人把首饰盒塞到潘金莲手里,“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见外。我看姑娘聪明伶俐,跟你投缘得很。”
两人闲聊了许久,邢夫人有意无意地打听京中的情况,潘金莲也很会说话,拣些京中世家的趣事说给邢夫人听,偶尔还夸邢夫人的绣活好,说京里的夫人们都比不上,哄得邢夫人眉开眼笑,对潘金莲更加喜欢。
王熙凤则是在第二日才去的听雪轩。她没有带贵重的礼物,只带了一坛自己酿的青梅酒。
“潘姑娘,听说你是京里来的,想必喝惯了好酒。这是我自己酿的青梅酒,不算贵重,却是我的一点心意,姑娘尝尝。”王熙凤笑着说。
潘金莲接过酒坛,闻了闻,笑道:“夫人太客气了。小女在京里,也喝过不少好酒,却觉得夫人亲手酿的酒,定有不一样的味道。”
两人坐在小花园的石凳上,王熙凤聊起了管家的事:“姑娘刚到林府,可能还不了解府里的情况。林府人口多,琐事也多,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姑娘尽管跟我说。”
潘金莲点点头:“多谢夫人。小女初来乍到,很多事都不懂,以后还要多向夫人请教。听说夫人把林府打理得井井有条,京里的夫人们都很佩服您呢。”
王熙凤心中一动,试探着问:“姑娘在京里,应该认识不少世家的夫人吧?她们家里,都是怎么管家的?”
潘金莲笑了笑:“京里的世家,规矩多,管家的方法也不一样。有些世家,会让管事嬷嬷各司其职,每月汇报一次账目;有些则会让家里的小姐跟着学管家,早早熟悉家事。不过,我觉得夫人的方法最好,既严又仁,府里的人都服您。”
王熙凤知道潘金莲在回避她的问题,也不再追问,只随意聊了些家常,便起身告辞。回到抱厦,她对平儿说:“这个潘金莲,不简单。你派人去查查她的底细,看看她家里到底出了什么变故,还有她跟李公公的关系,是不是真的只是远房侄孙女。”
平儿应道:“是,奴婢这就去查。”
而沈月娥,一直没有去拜访潘金莲。她知道,潘金莲是司礼监送来的人,身份敏感,过早接触只会惹麻烦。但她没想到,潘金莲会主动来找她。
这日午后,沈月娥正在窗前绣帕子,翠儿突然进来禀报:“姨娘,潘姑娘来了,还带了一盒点心。”
沈月娥愣了一下,随即道:“请她进来吧。”她放下绣针,整理了一下衣襟,心里却警惕起来——潘金莲为什么会来找她?是为了邢夫人栽赃的事,还是为了账目?
潘金莲走进来,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月姨娘,冒昧来访,不会打扰您吧?”
“潘姑娘客气了,请坐。”沈月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翠儿连忙倒了杯茶递过去。
潘金莲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碟宫制的桂花糕,香气扑鼻:“这是我从京里带来的桂花糕,是宫里御膳房做的,味道还不错,特意给姨娘带来尝尝。”
“多谢姑娘费心。”沈月娥拿起一块桂花糕,尝了一口,确实香甜软糯,跟外面买的不一样。
两人闲聊起来,潘金莲从金陵的天气聊到江南的风光,又说到京里的趣事,比如哪家公子中了状元,哪家夫人办了赏花宴,言语间妙语连珠,让人听着很舒服。沈月娥很少说话,大多时候只是倾听,偶尔附和几句,却一直在观察潘金莲——她的坐姿很端正,双手放在膝上,手指纤细,指甲修剪得整齐,手腕上戴着一只银镯子,上面刻着细小的云纹,看起来不像是普通人家的东西。
聊着聊着,潘金莲忽然话锋一转,提到了那日的圣旨:“说起来,那日李公公来传旨,真是吓坏我了。陛下的旨意说得严厉,想必是京里出了大事吧?”
沈月娥心中一动,知道潘金莲开始试探了,她淡淡道:“陛下心系百姓,严惩贪腐是应该的。我们做臣子的,只需恪守本分,不惹麻烦就好。”
潘金莲笑了笑:“姨娘说得是。只是,在这深宅大院里,想不惹麻烦也难。我听府里的丫鬟说,前几日姨娘这里出了点误会,有人说您偷了邢夫人的翡翠簪子?”
沈月娥握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随即道:“都是些无稽之谈,二奶奶已经查清了,是个误会。”
“那就好。”潘金莲叹了口气,“我就说,姨娘看起来端庄稳重,怎么会做那种事。只是,这府里的人心复杂,姨娘还是要多留心些。有些时候,光是自己清白还不够,还需要有个倚仗,有个能说上话的朋友。”她看向沈月娥,眼神里带着一丝暗示,“我初来乍到,在这府里也没个熟人,若是姨娘不嫌弃,咱们以后可以多走动走动,互相有个照应。”
沈月娥心中冷笑,果然是为了结盟而来。她知道,潘金莲背后是司礼监,想拉拢她,无非是想通过她了解林府的情况,尤其是账目和邢夫人的事。但她不能直接拒绝,也不能轻易答应,只能含糊应对:“姑娘肯跟我做朋友,是我的荣幸。只是我人微言轻,怕帮不上姑娘什么忙。”
“姨娘太谦虚了。”潘金莲摇摇头,“我看得出来,姨娘是个有主见的人。这府里的事,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就说那日的圣旨,提到了漕运和仓储,我听说林府跟隆盛号往来密切?隆盛号最近好像出了些事,姨娘知道吗?”
沈月娥心中一紧,没想到潘金莲连隆盛号都知道,她不动声色道:“隆盛号是府里的采买商户,我只管内宅的琐事,外面的事不太清楚。”
潘金莲见沈月娥回避,也不再追问,转而聊起了女红:“我看姨娘绣的帕子真漂亮,针法细腻,颜色搭配也好看。我在京里也学过一点绣活,只是手艺不好,以后还要多向姨娘请教。”
沈月娥笑了笑:“姑娘客气了,互相学习罢了。”
又聊了一会儿,潘金莲起身告辞:“时辰不早了,我就不打扰姨娘了。这桂花糕您慢慢吃,若是喜欢,我下次再给您带来。”
送走潘金莲,沈月娥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说话。翠儿忍不住问:“姨娘,这个潘姑娘看起来挺好的,为什么您对她这么冷淡啊?”
“她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沈月娥道,“她是司礼监送来的人,主动来找我,肯定有目的。要么是想打听隆盛号和账目的事,要么是想利用我对付邢夫人或者二奶奶。我们跟她往来,必须小心,不能多说一句话,不能多走一步错路。”
翠儿点点头:“奴婢知道了,以后会多注意的。”
接下来的几日,潘金莲果然经常来揽月轩,有时带些京里的小玩意儿,有时跟沈月娥聊些女红、诗词,却很少再提敏感的话题。沈月娥也渐渐放松了一些,偶尔会跟潘金莲聊些府里的琐事,但涉及账目、隆盛号、邢夫人的事,她始终守口如瓶。
与此同时,潘金莲也没有停下在林府各院游走的脚步。她去老太太那里,陪老太太说话、捶背,哄得老太太很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