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集 :玉楼转态频示好 (第2/3页)
夫人院里的人则说,邢夫人听说黛玉来访,气得摔了一只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碗,骂道“一个没爹没妈的孤女,也敢来插手内宅的事”;王熙凤那边倒是平静,只是让平儿多留意揽月轩的动静,还特意吩咐小厨房,每日给沈月娥加一道安胎的汤羹。
最让沈月娥在意的,是赵姨娘的反应。翠儿从看守秋爽斋的婆子那里听说,赵姨娘得知黛玉来访后,在屋里哭闹了半日,摔碎了巧姐儿之前送她的布偶,还喊着“一个个都去巴结那个狐媚子,连三小姐都眼瞎了”,最后被赶来的王熙凤厉声训斥,才安分下来。
这些反应,像一块块碎片,在沈月娥的脑海里拼凑出一幅复杂的图景:黛玉的来访,搅动了府里原本微妙的平衡,邢夫人的愤怒、赵姨娘的嫉妒、王熙凤的警惕,都在暗示——黛玉的举动,绝不是个人行为,或许与她背后的贾府有关,甚至可能牵扯到更深的利益纠葛。
(三)
沈月娥还没理清头绪,黛玉的第二份“礼物”又到了。
这日午后,紫鹃送来一本蓝皮手抄本,说是黛玉给沈月娥解闷的《诗经》。沈月娥接过书,手指抚过封面——封面是用深蓝色的粗布做的,边角有些磨损,显然是黛玉常用的旧书。她翻开扉页,上面用清秀的小楷写着几行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这是《周南·葛覃》里的句子,讲的是女子采葛织布、归宁父母的故事,描绘的是家庭和乐的景象。沈月娥皱起眉头——黛玉为何偏偏选这几句?是在祝福她母子平安、家庭和睦?还是在暗示她需要“归宁”般的庇护?可她的娘家早已败落,哪里来的庇护?难道是指贾府?
她一页页翻看《诗经》,发现里面有不少黛玉的批注,多是对诗句意境的解读,偶尔也有几句感慨,比如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旁写着“花开易落,繁华终是空”,透着淡淡的悲秋之意。翻到最后几页时,她忽然发现一张夹在书里的小纸条,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庄子轮廓,旁边写着“西”字——只是纸条边缘已经磨损,像是被人反复折叠过。
“紫鹃姑娘,”沈月娥叫住正要离开的紫鹃,举起纸条,“这纸条是夹在书里的,不知是不是三小姐不小心落下的?”
紫鹃看了一眼纸条,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平静:“许是小姐看书时夹的便签,姨娘若是没用,奴婢带回去便是。”她伸手去接,手指却不小心碰到了沈月娥的手,沈月娥只觉得她的指尖冰凉,还在微微颤抖。
紫鹃走后,沈月娥拿着那张纸条,心里的疑云更重了。庄子轮廓、“西”字——她忽然想起,李瓶儿被送走后,便是安置在西门外的庄子里,最后也“病故”在那里。黛玉夹这张纸条,是在提醒她去查西门外的庄子?还是在暗示李瓶儿的死有蹊跷?
她让翠儿把纸条收好,又吩咐道:“你想办法联系沈青,让他去查一下西门外的庄子,看看现在是谁在打理,李瓶儿去世时的情况,有没有留下什么遗物。记住,一定要小心,别让人发现。”
翠儿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沈月娥坐在窗边,看着手里的《诗经》,忽然觉得这本书像一个谜题,每一页都藏着线索,而黛玉,就是那个出题的人,在暗处看着她如何破解。
(四)
潘金莲的来访,打破了沈月娥的沉思。
她依旧穿着一身水绿色的衣裙,手里拿着一个绣绷,上面绣着一朵盛开的海棠花。一进门,就笑着说:“姐姐,我听说三小姐给你送了本《诗经》,特意来看看。”
沈月娥将书递给她,潘金莲翻了几页,目光停在扉页的诗句上,啧啧称奇:“三小姐这字写得真是好,清丽又有风骨。只是这几句《葛覃》,选得倒是有意思——姐姐可知,这诗里说的‘归宁’,在咱们府里,可没那么简单。”
“妹妹何出此言?”沈月娥故作疑惑。
潘金莲放下书,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姐姐有所不知,前几日三小姐不仅给你送了书,还给邢夫人送了一盆兰草,说是自己养的‘墨兰’,稀罕得很。邢夫人收了兰草,却把它放在了院子角落,连水都懒得浇,没过几日就枯了。”
沈月娥心中一震:黛玉也给邢夫人送了东西?这不是单独示好,而是在平衡各方关系?还是在试探邢夫人的反应?
“三小姐心思玲珑,咱们这些俗人,哪里猜得透。”沈月娥避开潘金莲的目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倒是妹妹消息灵通,连邢夫人院里的事都知道。”
“我不过是听丫鬟们嚼舌根罢了。”潘金莲笑了笑,话锋一转,“对了,姐姐,我还听说,老爷近日在查三年前的药材采购账目,好像有几笔支出不太对劲,邢夫人的娘家侄子,前几日还来府里找老爷,想解释什么,却被老爷打发走了。”
沈月娥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果然,账本的问题还没解决,邢夫人的娘家还在试图插手。她想起黛玉送的帕子和书,忽然意识到,黛玉或许也知道账本的问题,甚至可能在暗中帮助她查找线索。
“这些事,咱们做姨娘的,还是少打听为好。”沈月娥淡淡道,“安安心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
潘金莲见她不愿多谈,也不再追问,又聊了些府里的琐事,便起身离开了。临走时,她意味深长地说:“姐姐,这府里的水很深,有时候,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三小姐那边,或许……能帮上姐姐不少忙。”
潘金莲的话,像一颗石子,在沈月娥的心里激起涟漪。她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主动与黛玉接触,探寻她的真实意图。可她又怕,这是另一个陷阱——黛玉背后的贾府势力庞大,若是卷入其中,恐怕会陷得更深。
(五)
史湘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