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集 :巧云杀心日益盛 (第2/3页)
法华庵,等咱们的消息,一旦需要,就让他立刻过来。”
潘金莲满意地点点头,又细细盘问了慧明和尚的模样、说话的语气,甚至连他常穿的僧袍样式都问得一清二楚。她知道,西门庆虽对僧道之言有几分信重,但也不是傻子,若是那和尚看起来油滑,或是说辞漏洞百出,反而会惹人生疑。她必须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天衣无缝,才能让西门庆彻底相信。
“你做得很好。”潘金莲夸赞了春梅一句,又开始琢磨起来,“只是,咱们不能贸然让这和尚上门。官人如今虽有几分疑虑,但还没到彻底相信的地步,若是咱们主动请人来,反而会让他觉得刻意。须得寻个机会,让这‘高人’之言,‘自然而然’地传入官人耳中。”
春梅点点头:“娘说得是,只是……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会呢?”
“快了。”潘金莲眼神闪烁,“官人近日忙着衙门和生意上的事,难免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只要他一烦躁,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果然,没过两日,机会就来了。这日下午,西门庆从外面回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一进府,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连晚饭都没吃,只让玳安拿了一壶酒,坐在书桌前,一杯接一杯地喝。
原来,西门庆前几日在衙门里接了一桩官司——城南的张大户和李大户因为一块地起了争执,张大户给了西门庆五十两银子,请他帮忙打赢官司。西门庆本以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没想到李大户不知走了谁的门路,竟找到了夏提刑的上司,夏提刑不敢得罪,只能偏向李大户,最后西门庆不仅没帮张大户赢官司,还得把那五十两银子退回去,颜面尽失。
潘金莲在院子里听到下人们议论,知道机会来了。她没有立刻去书房,而是回屋,亲自去厨房吩咐,炖了一碗莲子羹——西门庆宿醉或心烦时,最喜欢喝这个。她守在厨房,看着婆子把莲子泡软、去皮、去芯,再用慢火炖了一个时辰,直到莲子变得软糯,才盛在一个白瓷碗里,上面撒了些桂花,端着往书房走去。
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酒杯碰撞的声音。潘金莲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书房里光线昏暗,只点了一盏烛灯,西门庆坐在书桌后,面前放着一个空酒坛,手里还拿着一杯酒,眼神涣散,脸色通红。
“官人,”潘金莲轻声唤道,将莲子羹放在书桌一角,“您可是为日间衙门里的事烦心?”
西门庆抬起头,看了她一眼,闷哼一声,没说话,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潘金莲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西门庆满上,柔声道:“些许小事,官人何必如此挂怀。张大户那边,不过是损失些银子,日后再找机会补偿便是。许是……许是近日流年不利,犯了小人,过了这阵就好了。”
她故意提到“流年不利”,就是想试探西门庆的反应。
西门庆果然顿了顿,放下酒杯,看着潘金莲:“流年不利?你也信这些?”
潘金莲垂下眼睑,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妾身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听下人们偶尔说起,便随口一提。官人若是觉得不中听,就当妾身没说。”
她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抬起头,语气带着几分犹豫:“说起来,今日后角门上的小厮来回话,说有个游方的和尚在府外转悠,口口声声说咱们府上……有股煞气盘旋,于家主大大不利。下人们只当是疯话,要赶他走。妾身想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便让玳安去问了问。”
西门庆的眼睛顿时亮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那和尚说什么了?”
潘金莲见西门庆上钩,心中暗喜,面上却依旧是那副“不确定”的模样:“那和尚说得玄乎,妾身也听不大懂,只记得他说什么‘旺火逢金,子星侵主’,还说若是不及早化解,恐有破财伤身之厄。妾身怕污了官人的耳,也怕惹您生气,就让玳安打发他走了。”
“旺火逢金?子星侵主?”西门庆重复着这八个字,眉头紧紧锁了起来。他本就因官司不顺而心烦,又联想起近日听到的“克父”流言,心里那根紧绷的弦,顿时被拨动了。“旺火”……他属火,平日里也喜欢穿红色、赭色的衣裳;“金”……哥儿的襁褓是明黄的,上面绣着金线,昨日他还见孩儿手里拿着个鎏金的小铃铛。难道……这和尚说的是真的?
他看着潘金莲,急切地问:“那和尚还说了什么?现在何处?你快让玳安去把他请回来!”
潘金莲心中一阵狂喜,脸上却故作迟疑:“官人,这……这和尚说的话,未必是真的,万一他是个骗子,想骗咱们的银子,岂不是白费功夫?”
“管他是不是骗子,先请回来问问再说!”西门庆的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快,让玳安去!”
潘金莲见西门庆已经完全相信,便“顺从”地应道:“是,妾身这就去让玳安找。只是……妾身听玳安说,那和尚好像说,他暂时挂单在城外的法华庵,若是咱们想找他,去那里便能寻到。”
她故意把“法华庵”和“慧明和尚”的住处联系起来,为下一步做铺垫。
西门庆点点头,松了口气:“好,知道地方就好。明日一早,我就让玳安去法华庵,请那和尚来府里看看。”
潘金莲见目的达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拿起桌上的莲子羹,递到西门庆面前:“官人,莲子羹快凉了,您快尝尝,解解酒气。”
西门庆接过,舀了一勺放进嘴里,软糯的莲子带着桂花的香气,让他烦躁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他看着潘金莲,心里忽然觉得,还是这个女人最贴心,知道为他着想。却不知,他早已掉进了潘金莲精心编织的陷阱里,正一步步走向她设下的圈套。
(四) 疑心生暗鬼:日常里的猜忌与放大
自那日书房谈话后,西门庆虽未立刻去法华庵请慧明和尚,但潘金莲的话,却像一颗毒种子,在他心里迅速发了芽。他开始不自觉地关注李瓶儿院中的动静,把一些往日里毫不在意的寻常小事,都强行与“克害”之说联系起来,越想越觉得心惊。
这日清晨,西门庆起得很早,心里烦闷,便想着在府里转一转。他不知不觉走到了后院,远远就看见李瓶儿抱着孩儿,坐在芙蓉院的廊下晒太阳。孩儿穿着一身大红缎子的小袄,外面裹着明黄的襁褓,如意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个拨浪鼓,轻轻晃着,逗得孩儿咯咯直笑。
若是在往日,西门庆定会快步走过去,从李瓶儿怀里接过孩儿,亲一亲他的小脸,听他咿咿呀呀地叫,心里满是欢喜。可今日,他看着那刺目的红色和明黄,脑中竟莫名浮现出“旺火逢金”四个字——他属火,红色是火;孩儿的襁褓有金线,是金。“旺火逢金”,可不就是说他们父子相冲?
他脚步一顿,站在原地,远远地看着。孩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往他这边看了一眼,小嘴巴咧开,露出没牙的笑容。可西门庆却觉得那笑容有些刺眼,他甚至觉得,孩儿的哭声虽然洪亮,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煞气”,扰得他心神不宁。
李瓶儿也看见了西门庆,她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抱着孩儿起身,想跟他打招呼:“官人,您怎么来了?快过来坐……”
可西门庆却像是没听见,他皱了皱眉,转身就往回走,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他。李瓶儿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心里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她不明白,官人为什么要躲着她,躲着孩儿?难道……外面的流言,官人真的信了?
西门庆回到书房,心里依旧烦躁。他坐在书桌前,想拿起笔处理些生意上的事,却发现平日里常用的一方端砚,不知何时裂了一条缝。那方砚台是他花了一百两银子从一个古董商手里买来的,质地细腻,用了好几年都没事,怎么突然就裂了?
“破财……”西门庆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慧明和尚(潘金莲口中的游方和尚)说的“破财伤身之厄”,他拿起砚台,仔细看着那条裂缝,越看越觉得心惊——这砚台裂了,可不就是“破财”的预兆?难道,哥儿真的会克他?
他把砚台重重放在桌上,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又想起前几日衙门里的人事变动——他一直想提拔的一个衙役,本来说好要升为班头,结果却被另一个人顶替了。当时他只当是夏提刑从中作梗,可现在想来,会不会是自己的运势受损,才导致事事不顺?
接下来的几日,西门庆的猜忌越来越重。哥儿夜里哭闹,他便觉得是孩儿在“克”他,让他睡不好觉,以致白日精神不济;厨房做的菜稍微咸了些,他也疑心是“家宅不宁”的征兆;甚至连院子里的一棵腊梅,开得不如往年茂盛,他都觉得是“煞气”太重,影响了花草的生长。
潘金莲和孙雪娥则抓住机会,在西门庆面前“无意”地提点,次数越来越多。
这日中午,一家人在正厅吃饭。李瓶儿抱着孩儿,坐在西门庆身边,想让孩儿跟西门庆亲近亲近。孩儿似乎饿了,开始哭闹起来,声音洪亮。孙雪娥立刻放下筷子,脸上露出“羡慕”的笑容:“哎哟,哥儿这哭声,真是洪亮,中气足得很呢!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
她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掩着嘴,故作担忧地说:“就是……就是夜里总哭,怕是惊了官人的好梦。官人近日脸色都有些差,定是没休息好。”
西门庆闻言,看了李瓶儿一眼,眉头皱了皱,没说话,却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李瓶儿心里一紧,连忙解释:“官人,哥儿只是夜里饿了才哭,我已经让如意夜里多喂一次奶了,往后不会再吵到您了。”
“罢了。”西门庆放下碗筷,站起身,“我还有些生意上的事要处理,你们慢慢吃。”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正厅。
李瓶儿看着他的背影,眼圈红了,抱着孩儿,眼泪差点掉下来。
过了几日,潘金莲在走廊上遇到西门庆,见他脸色不好,便走上前,关切地问:“官人,您近日气色似乎不如前些日子,是不是衙门里的事太多,累着了?”
西门庆叹了口气:“还行,就是总觉得精神不济。”
潘金莲垂下眼睑,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想来是官人太操劳了。六娘也是,只顾着照顾哥儿,也不知多体贴官人些。若是她能多关心关心官人,官人也能轻松些。”
她这话看似在抱怨李瓶儿,实则是在暗示西门庆——李瓶儿只在乎自己的儿子,根本不关心你,甚至她的儿子还在“克”你。
西门庆听了,心里果然有些不快。他想起近日李瓶儿总是围着孩儿转,确实很少像以前那样关心他,甚至连他去芙蓉院,她都只是忙着照顾孩儿,没怎么跟他说话。难道……李瓶儿真的像应伯爵说的那样,“母凭子贵”,开始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这些话语,如同细密的针尖,不断刺探、放大着西门庆心中那已然存在的裂隙。他对李瓶儿母子的猜忌,越来越深,曾经的疼爱,也在一点点被怀疑取代。
(五) 李瓶儿的困境:冷漠中的恐惧与无助
李瓶儿是个敏感的女人,西门庆的冷淡与疏远,她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