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懿旨赐婚 (第2/3页)
自己而放弃原本尊贵的身份,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赵祉见上官若脸色煞白,眼神中透露着绝望,内心忽生内疚。他原来不过是图一时之口快才故意道出这个消息,可是此刻自己一点都没觉得畅快,反而心更堵了。
“你不必过于紧张。郭莹是罪臣之女,即便是求得懿旨,她也不过是个侧妃。”
“你不懂!”
“本王有何不懂?你不就是担心郭氏将来会危及你的王妃之位吗。别忘了,你还有本王护着!信王府的人,谁敢欺负了去!”
虽说便宜了那根木头,但自己看重的女子,即使不能拥有,也不是谁都可以任意欺压的!
“谢谢你!”
她自是不可能与别的女人共侍一夫,不过高高在上的信王能这般安慰自己,说不敢动是假的。只是没想到才刚重逢,眨眼间又要分离了,心好痛!
接下来的几天,上官若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的。白天精神恍惚,食不下咽。到了晚上夜阑人静时,脑海里思绪翻涌,或回忆两人以往的点点滴滴,或惆怅晦暗的当下,更不敢奢望什么将来。重忆往昔,方知聚少离多。她和赵寒之间,原来早已注定是一段没有结果的孽缘。
前身倒是潇洒,往悬崖那么一跳,一朝身死万事休。可是自己怕死啊,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难道要学着这些古代女人一样忍辱负重,和别人一起分享一个丈夫?那还不如去死!
这边上官若活得死去活来,赵寒那边也是一团糟。他赶往慈宁宫的时候,懿旨早已拟好。虽然拦下了前去在京康王府府邸传旨的公公,但他未能见到太后。或者说他的母妃早就跟太后通了气,将他拒在慈宁宫外。赵寒在慈宁宫外跪了三个时辰,直到宫门要关闭了才不得不离开。
奉天承运,太后懿旨:兹闻前兵部侍郎郭淳之女郭莹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哀家闻之甚悦。今康王之子赵寒年已及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郭莹待宇闺中,与赵寒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赵寒为侧王妃,择良辰完婚。
钦此
小康王王妃未定先娶侧妃之事在汴京成为一道话题,被人们津津乐道。传闻这小康王不爱美人爱蓝颜,和翰林院学士上官浦长子暧昧不清,这要是娶了侧妃,以后有的热闹了。
又听闻说小康王之前有一位心仪的女子,长得倾国倾城,美艳不可方物。但那名女子不知什么原因失踪了,小康王为之一度失魂落魄。后来小康王迷恋上上官家大少爷,也是因为他长得与那女子十分相似。
说到这上官公子,又不得不说他和信王那点香艳事迹。茶馆说书先生有上百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活色生香,跌澜起伏。
当然,议论皇族是要去吃牢饭的,搞不好连小命都要丢。所以说书先生都改成某某朝代,某某国,某某亲王,某某小王爷,某某公子等。不过捕风捉影的故事更耐人寻味,引人遐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