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随心而行  绝色护卫祸水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十七章 随心而行 (第3/3页)

卷起几片枯黄落叶,叶脉在月光下清晰可见,于两人脚边盘旋飞舞,发出簌簌轻响,终又没入道旁幽暗林影的深处,恍若低语着时光流转不息、世事无常难测的古老真谛,徒留一丝萧瑟余韵。

    剑观那熟悉的轮廓终于清晰可见,厚重古朴的青石阶蜿蜒而上,一级级浸润着岁月的光泽,与山间缭绕不散的缥缈云雾相伴,历久如故,散发着古朴沧桑的悠远气息。守门的小道童远尘正倚着朱红门柱打瞌睡,小小的脑袋一点一点,被渐近的沉稳足音惊醒,揉着惺忪睡眼,迷蒙中见是古墨垣归来,慌忙欲行大礼,动作间带着几分孩童的笨拙与敬畏。他是叶虚长老不久前在山下新收的五名道童之一,取道号远尘,寓含“远离尘嚣,求道求真”之意。因知悉掌门即将归来,故而听命在此门口等候,不敢有丝毫懈怠。古墨垣随意摆手,宽袖带起一阵微风,示意免礼,便携司马南径直步入那熟悉的、仿佛亘古不变的门庭,将山外的喧嚣与凶险隔绝在外。

    曲折幽深的廊道间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香火气息,宁静得落针可闻,唯两人足音于这片深邃的寂静中清晰回响,一声声,笃定而沉稳,清脆如叩击着悠远的时光之门,唤醒沉睡的历史。行至一处回廊转角,廊柱的影子在月光下拉得老长,司马南忽地驻足,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历经劫波后的犹疑与对前路的深深迷茫,打破了沉寂:“师父,接下来……弟子该当如何?”这疑问,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古墨垣闻声止步,缓缓回身,月光勾勒出他清癯的侧影。他目光温和却似古井无波,深邃而包容,稳稳落于他略显苍白、犹带惊悸余痕的脸上:“修行之路,千般磨砺,百死千劫,不为砺锋之利,更为明心见性,洞彻本真。汝已踏出至关重要的一步,此步虽微,其意深远,足以撼动道基,重塑汝之修行根本。至于下一步……”他话语略顿,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捉摸、意味深长的微芒,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弟子,望向更遥远、更浩渺的未来轨迹,“随心而行即可。”

    司马南闻言,心头猛地一震,如同被无形的重锤击中,古墨垣那句看似简单却重若千钧、蕴藏无尽玄机的“随心而行”,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在他心湖深处漾开层层叠叠、难以平复的涟漪,猛烈地冲击着他过往数十年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认知与框架。他深吸一口气,山间微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压下翻涌如潮的心绪,深深一揖到底,腰身弯折如满弓,声音虽微颤,却透着一种历经淬炼后的、前所未有的澄澈与磐石般的坚定:“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古墨垣微微颔首,眼底那抹微芒如寒星般一闪而逝,旋即归于一片深沉的、包容万物的宁静,转身,袍袖轻拂,恍如拂去尘埃,继续沿着幽暗的、仿佛没有尽头的廊道沉稳前行。夜色愈发深沉如墨,星河却愈发璀璨夺目,如瀑般仿佛要倾泻而下,将清辉洒满人间。山风卷起更多枯叶,在冰冷的青石阶上盘旋飞舞,发出沙沙低吟,仿佛仍在低语着方才那场天地劫难的悠长余韵与大道警示,久久不散,萦绕在劫后余生的静夜。

    两人步入剑观深处,曲折回环的廊道间,那特有的、积淀了无数岁月的香火气息愈发浓郁沉静,沁人心脾。几盏长明灯在廊柱的幽暗角落摇曳着昏黄的光焰,光影跳跃,投下明明灭灭、摇曳不定的斑驳光影,在墙壁与地面上勾勒出奇异的图案。司马南步履虽缓,却不再虚浮无力,每一步都踏在坚实冰凉的石板之上,发出笃定而清脆的回响,声声如叩击着心门,坚定地宣告着一种内在的、脱胎换骨般的蜕变正在悄然发生。他目光缓缓扫过熟悉的雕梁画栋,那些承载着古老传承的繁复纹路在昏暗光影中若隐若现,如同活物。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祭坛上魔气翻腾如墨海、众人浴血舍命相搏、天地为之变色的惨烈片段。然而此刻,那些曾让他窒息绝望的恐惧与深入骨髓、几乎将他压垮的疲惫,竟已悄然化作沉淀的基石,稳稳地支撑起内心深处一丝前所未有的、拨云见日般的清明与通透。道观最深处隐约传来低沉的诵经声,悠扬而富有韵律,似清泉流淌过心田,似大道天音在轻唱,在这劫后余生的深夜里,温柔地抚慰着、涤荡着每一个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灵魂,带来安宁与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