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身世  绝色护卫祸水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二章 身世 (第2/3页)

魁,一举夺其魔尊之位,以铁腕平息了魔界持续多年的动荡与血腥混乱,暂时为三界带来了喘息之机。

    冥邺登上魔尊之位后,始终铭记师门教诲,心中谨守玄玉真人的嘱托与使命:为天下生民立命,为混乱往世开太平。他深知仙魔之间无休止的纷争与仇杀,只会带来尸山血海与无尽的杀戮循环,遂以新任魔尊之姿,力排众议,向三界郑重提出仙魔和平共处三项原则:互不侵犯界域,不得妄杀无辜生灵,摒弃门户偏见,共求大道。此举表面上赢得了修仙界大部分主流门派的响应与认可,诸如凌云阁、五玄门、暮雪派等古老宗门皆公开表示支持,派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们纷纷亲自前来魔域祝贺,言辞恳切,场面一时和谐。

    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澎湃。魔族内部,那些崇尚暴力、嗜血扩张的激进派系,视冥邺为背叛魔道荣光的可耻叛徒,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除之而后快,他们暗中结盟串联,积蓄力量,密谋叛乱;而仙门之中,亦有根深蒂固、视魔为绝对邪恶的保守势力,如暮雪派的部分长老及强硬派弟子,始终质疑冥邺的动机,认为其包藏祸心,图谋深远,不可信任,他们于密室之中窃窃私语,言辞刻薄:“魔血终是魔血,污秽难清,岂能真心向善?此乃缓兵之计,诱我仙门松懈,其心可诛!”令人讽刺的是,这两股原本水火不容的势力,竟因对冥邺共同的忌惮与敌意,在黑暗中悄然勾结串联,形成一张无形的巨网,对冥邺虎视眈眈,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发难。

    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沉寂已久、被视为三界禁地的天魔古战场,突生恐怖异变。域外天魔那古老、混乱、充满毁灭气息的波动蠢蠢欲动,其威胁如同沉重阴云骤然笼罩天地,危及三界安宁。玄玉真人忧心如焚,夜观星象,深知事态紧急,刻不容缓,立刻以自身威望召集凌云阁、五玄门、暮雪派等古老宗门的顶尖强者,一同奔赴那片被诅咒、白骨累累的古战场。

    战场之上,阴风怒号,卷起漫天沙尘与碎骨,魔气如实质般的黑雾弥漫翻涌,遮天蔽日,域外邪魔的嘶吼声此起彼伏,带着疯狂与毁灭的意志,如潮水般扑来。战况惨烈至极,仙光魔气激烈碰撞,不断有强者陨落,血染焦土。眼见情势危急,玄玉真人为挽救苍生于水火,毅然以自身无上修为与生命本源为引,联合众人毕生之力,在战场核心布下威震寰宇、需以生命献祭的“九天封魔大阵”。阵成之时,光华万丈,直冲霄汉,映亮了昏暗的天穹,玄玉真人衣袂飘飞,白发狂舞,面庞庄严肃穆,周身散发出神圣光晕,仿佛与天地大道共鸣,化身为阵眼核心。最终,他献祭了全身修为与生命本源,将整个古战场连同那通往域外天魔的恐怖通道永久封印,自己却因耗尽一切,身躯与意志化作一方巍峨不朽的山石巨碑,永远留在了那片荒凉死寂、魔气残余的封印之地核心,以身为碑,无声地守护着三界的安全,其浩然正气长存。

    为报师恩如山似海,感念师尊舍身救世的牺牲,冥邺与情深义重的师姐李芊尘,决意终身守护这关乎三界存亡的至关重要封印,于是毅然归隐于天驰山下,结庐而居,日夜看守着古战场的入口,寸步不离,风雨无阻。他们相依为命,远离尘嚣。李芊尘常于月下抚琴,清冷悠扬的琴音如清泉流淌,抚慰着冥邺因魔气侵蚀与守护压力带来的疲惫与心殇;而冥邺则沉默如山,手握魔刀,警惕地守护在李芊尘布阵加固封印时的身侧,情愫在无言的理解与共同的坚守中悄然滋长,日渐深厚,超越了世俗的偏见与种族的隔阂,成为彼此在孤寂守护中唯一的慰藉。

    然而,好景不长。仙魔两道中那些对冥邺心怀不满、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的势力,很快便通过种种手段,探知了他们的隐居行踪。一场针对二人的残酷围剿与无休无止的追杀旋即展开。初始,他们尚能依靠天驰山险峻无比的天然屏障——如终年不散的浓雾峡谷、深不见底的断崖绝壁以及古战场边缘残留的凶险禁制——艰难地抵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但敌人如同嗅到血腥的豺狼,源源不断地涌来,其中不乏昔日的同门故旧,例如暮雪派中因理念不合而叛出的长老及其追随者,以及魔族中那些极端仇视冥邺“背叛”行径的魔族之人。他们手段卑劣无所不用其极,或设下重重陷阱埋伏,或暗施阴狠毒计,或散布谣言污名化二人,誓要将这对“仙魔孽缘”彻底铲除。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