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编号501,融冰作业! (第2/3页)
会议结束,首先行动的是特勤人员。
他们在老陈的指引下,立刻驱车赶到飞机残骸坐标点,用随车器材圈定了“核心作业区”。
……
9月2日,上午。
寒风卷着冰晶,抽打在临时搭建的警戒区围挡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
作业组长吴刚眉头紧锁,裹紧了防寒服领口,带领技术团队踏入核心作业区。
各种专业设备早已就位,冰冷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开始吧。”吴刚的声音透过通讯器,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
作业小组立刻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档案馆专家王磊,正小心翼翼地伏在米格-15裸露的尾翼旁。
手中的高分辨率光谱扫描仪,一寸寸扫过被严重侵蚀的金属表面。
仪器发出蜂鸣,屏幕上,原本模糊扭曲的金属刻痕,在强大的增强算法下,一点点显露出清晰的数字轮廓——501。
“有了!”王磊猛地直起身,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飞机编号确认:501!”
……
晚上,中山站会议室。
工作组核心决策层成员,围坐主位。
吴刚站在屏幕前,汇报飞机主体埋藏深度,以及需要规避的几个高危点。
并据此提出了初步的挖掘方案和人员调度时间表。
接着,王磊站起身,将记录着编号“501”信息的平板电脑屏幕转向众人,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
“通过飞机尾翼编号501,结合我军历史装备档案,现已确认,该架米格-15确为我人民空军所属。
“具体资料显示,该机是半岛战争时期,1212师第198团1大队大队长穆康同志的座机。”
他顿了顿,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该机于1951年11月30日,在执行大和岛轰炸护航任务返航途中,遭遇不明情况,与编队失去联系,最终被判定为‘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和低低的议论。
“穆康的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