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学习  开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章学习 (第2/3页)

的红果子早就被摘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黄爷出门的频率高了,有时候一去就是一两天。

    回来的时候,脸色要么更凝重,要么就带着点压抑的兴奋。

    我知道,那“大锅”的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

    终于,在一个阴沉的下午,黄爷把我们都叫到正屋。

    屋里除了我们,还多了两个生面孔。

    一个是个矮壮的老头,看着比黄爷年纪还大点,满脸褶子,头发花白,但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手指关节粗大,像是常年使力气的。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工装,闷头抽着旱烟,烟雾呛人。

    另一个稍微年轻些,四十上下,瘦高个,戴着副破眼镜,镜片厚得像酒瓶底,看着有点木讷,但眼神扫过屋里器物时,会闪过一种极专注的光。

    “老柴,老范。”黄爷简单介绍了一下,“都是老伙计了,信得过。”

    矮壮老头是老柴,据斌子后来偷偷告诉我,是南边过来的好手,尤其擅长打洞破土,外号“穿山甲”。

    戴眼镜的是老范,是个“掌眼”先生,对明器鉴定、尤其是金石玉器极为在行,就是有点迂。

    “锅子都清楚了。”

    黄爷铺开那张详细的地图,“战国的坑,黄肠题凑,硬茬子。在河北那边,离官道不远,动静不能大。老柴负责打洞定位,斌子下苦力,泥鳅望风联络,老范掌眼定价。三娘留在这看家,统筹。”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我身上:“霍娃子,你跟着斌子,听他招呼,递家伙,清土,学着点。”

    我心里一紧,连忙点头。

    “家伙都备齐了?”

    老柴磕了磕烟袋锅,声音沙哑地问。

    “齐了。”黄爷点头,“新打了探铲,加长了蜈蚣挂山梯,备足了黑折子、撬棍。药包子(防毒面具)也准备了几个。”

    老范推了推眼镜,凑近地图仔细看:“看这地势,依山傍水,是块好穴。但战国墓,机关少不了,流沙、伏火、积石,都有可能。进去后,每一步都得踩稳了。”

    接下来几天,院子里气氛明显紧张起来。

    各种工具被搬出来反复检查、打磨、组装。

    斌子带着我一遍遍练习打绳结、快速传递工具、用小铲子清理浮土。

    老柴偶尔会指点我几句下铲的角度和听声辨位的技巧。

    老范则捧着几本快散架的旧书,对照着一些残破的拓片,念念有词。

    黄三娘忙着准备干粮、水、药品,还有厚实点的衣服。

    她弄来一包味道冲鼻的草药,分给我们每人一小包,让贴身带着,说能辟邪防虫。

    豆豆似乎也感觉到不寻常,比以前更安静了,常常抱着个破布娃娃,坐在门槛上看着我们忙活。

    出发的前一晚,黄爷弄来一瓶白酒,切了一盘猪头肉,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