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旧案新锋 (第1/3页)
二更鼓罢,牢城营外残雨犹在檐角滴答,好似在替谁数着阳寿。
潮气裹着铁锈与药味,沿石阶一路漫进堡垒下的一间耳房。
一盏气死风灯悬在梁下,火苗被风撕得细长,映得屋内人影交错,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
李德穗推门而入,皂袍下摆溅满泥星。
她身后,听风吟正收伞,玄衣湿亮,露水顺剑鞘滑落,砸在砖缝里,碎成银花。
灯火一跳,照亮他清隽眉目,也照亮榻前那抹单薄的身影——周婉儿。
此时,她正俯身给哑婆李嬷嬷换药,还一边看着药炉上的汤药。
那是给武把总煎的汤药,他已无性命之忧,明早他吃完最后一剂就不用再吃。
接连发生的两次刺杀事件,让李德穗不禁为周婉儿和李嬷嬷的安危感到忧虑,只好将她们搬入牢房深处的一间耳房。
周婉儿一身囚衣半旧,袖口磨得发白,却掩不住她指骨的匀停。
听见脚步声,她指尖微顿,抬眸——目光穿过雨雾与灯火,与听风吟相遇。
那一瞬,空气像被骤然抽紧,又缓缓松开。
“婉儿。”听风吟声音低而稳,像深水无波。
“正是。”她答得淡,仿佛多说一个字都会伤神似的。
她已经知道这个年轻官员是大理寺司直,估计他可能类似于穿越前的世界里的法官。
如今的案情已经非常明朗,人证物证都在,至少可以证明金器失窃时,原主不在场。
不在场,就意味着无罪,就可以出狱了,管营李德穗说的。
她要借这个机会向他申诉。
狱卒搬来圈椅,听风吟落座。
此时,大牢书办进来将一个册页呈给李德穗,她略一看,忙又躬身将册页转呈给听风吟。
“大人,这是昨夜擒获的春杏夏桃及魏三口供,都已画押。”
听风吟接过,几张素笺,墨迹犹湿。
他眉峰不动的自问:“他也太过于着急灭口吧!”
周婉儿听出他是在说沈如晦,便问道:“司直大人,今日抓到三名人证,你们十否就可将沈如晦拿下了?”
听风吟轻轻摇头。
“不!我要以他为饵,放长线钓大鱼。”
李德穗在侧听的一头雾水,似懂非懂。
周婉儿突然又开口,声音清冷。
“我在金器失窃案中蒙冤至今,如今已有洗清冤屈的证据,是否可将我重判?”
听风吟抬眸,眼神略显痛苦的看着周婉儿,半晌才说道:“你的案子需先经大理寺复审,然后再由当今圣上裁决才可定案,因此……”
“因此我还得继续呆在这牢城营吗?”周婉儿不容听风吟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