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回归周府 (第3/3页)
他抬眼,见周婉儿正低头研磨药粉,灯光在她睫毛上投下了细碎的影,不由心酸。
“昔日你十指不沾阳春水,如今却……“
“如今沾的是救命水。“周婉儿一笑,将药粉装进青瓷瓶,“兄长莫再提旧事,周家要立世,非如此不可。“
周慎行点了点头,问道:“妹妹所言极是,只是我们的医馆何时开业?”
周婉儿默不作声的提笔在纸笺上写下八个字:
“七月初一,开业大吉。”
……
清晨,周婉儿亲揭匾额,红绸落地,“白玉堂“三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匾额右下侧,一行小楷:御赐御前伴读兼女医正周氏婉儿。
巷口爆竹声起,药香与硝烟交织,引来百姓围观。
馆内陈设简洁:前厅候诊,中厅切脉,后厅制药。
因刚回归周府不久,用度开销颇多,周婉儿未敢雇人,白玉堂伙计人等均由几个婢女小厮充任。
女眷求医,由小婢引入绣帷,隔纱诊脉,既避男女之嫌,又全病家体面。
周婉儿更立规矩:孤寡贫病,一律赠药。
开业当日,便收治了十余名穷苦妇人,皆赠药施针,一文不取。
消息传开,白玉堂门庭若市。
有人赞她仁心,也有人讥她沽名,她只是笑笑。
“医者立世,先立口碑,再立家业。”
开业后第三日,虽至晚间,但暑热难消,兄妹二人坐在后院的葫芦棚下乘凉饮茶,顺便聊些家务。
月影疏淡,流萤点点。
周慎行捧一盏凉茶,忽然道:“婉儿,听公子派人来问缺什么,如何回他?“
“缺什么?缺清静。“周婉儿摇着蒲扇,语气淡淡,“就回:白玉堂若真缺物缺人,自会登府叨扰,请听大人勿念。“
周慎行失笑:“你倒爽利。只是听公子对你一番……“
“兄长。“她截住话头,目光穿过葫芦藤蔓,落在远处屋脊,“人情如债,欠不得,你我既想重振门户,就得靠自己。“
慎行默然点头:“是啊!人生在世,事事还是得靠自己,踏实。“
周婉儿抬头仰望夜空,只微叹了一声。
她的这声叹息与听风吟有关,她实在不想伤害他,却又不得不伤害他。
月色如洗,照着她藕荷色裙摆,也照着门槛内新刻的一副楹联——
上联:白刃悬眉,不改济世志;
下联:玉壶贮月,常怀济人心。
夜风掠过,葫芦叶沙沙作响,像在告诉她:此处,便是新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