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神谕 (第2/3页)
的感觉了。
他转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刘备,感动道:“此次出使,九死一生,蛾贼恨我汉庭久矣,如今围困雒阳,更是不将我辈放在眼里,我等言语间稍有差错,恐怕就是身死的下场,玄德实无必要与我同行。”
刘备神色自若,“若无宗正青眼提携,备一小小军将如何有机会得见天子尊颜,更别说被陛下信重,大恩不能不报,纵身死又如何?”
刘备在幽州时,不过是一小小乡勇首领,尽管在征讨幽州黄巾时立了些功劳,最多也就只能被授予个县尉的职务。
但是来了雒阳后,被刘焉看重,又被刘焉引荐给了天子,从此大翻身,变成了一军校尉,如果不是功劳不够,又太年轻,刘宏甚至想提拔他做个杂号将军。
刘焉对刘备有知遇之恩,刘备怎能不报之以李?
刘焉眼中流露出欣赏的意味来,姓刘、忠义、勇敢善战,这正是宗室最需要的人才啊!
他没多说什么,继续骑向黄巾大营,只是心里却在想着以后有机会可多多提拔刘备。
黄巾大营离雒阳很近,骑了一小会儿四人便到了大营外。
营寨在一处缓坡上设立,背风向阳,外围是一圈深挖的沟壑和数排尖锐非常的鹿角,瞭望的木楼高高架起,上头的士卒警惕地扫视四方。
营门厚重,用粗大的木头钉成,刘焉等人在一名黄巾士卒的指引下步入营寨。
走在坚实平整的土地上,刘焉和刘备默默打量着大营内的情况。
披甲持刃的巡逻士卒步伐沉稳,穿行在大营各处,一片开阔的空地上,成群的士卒在进行操练,有的练习军阵变化、喊声震天,有的捉对厮杀、打磨技艺……
刘备注意到,这些士卒虽面色黧黑,但大多身体健硕,比他在幽州对付的黄巾士卒精锐太多。
四人行至帅帐前,引路的黄巾士卒让他们停下,先一步进去禀报,等了一会儿,那士卒走出,冷漠道:“进去吧,大贤良师在里面等你们。”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