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集:初掌一方  雷霆扫黑:光云守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2集:初掌一方 (第2/3页)

闹,背着行李的村民、推着小车的商贩、带着孩子的妇女,挤在售票窗口前。他买了一张去风岭镇的车票,票价十五元,发车时间是早上八点半。

    八点半,雷杰登上了前往风岭的中巴车。车子很旧,车身掉了漆,窗户上贴着发黄的广告,座位上沾着污渍。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旁边是一个背着柴火的老人,身上带着泥土的味道。

    “小伙子,你去风岭干啥?”老人看了看雷杰的背包,好奇地问。

    “我去风岭工作。”雷杰笑着说。

    “工作?”老人叹了口气,“风岭那地方,不好待啊。矿山把庄稼都污染了,补偿款也拿不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我们这些老人。”

    雷杰心里一沉,连忙问:“大爷,您是风岭哪个村的?矿山怎么污染庄稼了?”

    “我是李家村的,”老人说,“我们村旁边就是兴盛矿业的矿场,每天都在炸山,灰尘把庄稼都盖满了,种的玉米都长不高,收的粮食根本不能吃。我们去找矿场,他们说‘这是正常污染,跟我们没关系’;去找镇政府,他们说‘矿场是县里引进的项目,我们管不了’。唉,苦啊。”

    雷杰默默记在心里,又问:“那补偿款呢?矿场占了你们的地,没给补偿吗?”

    “给了,但是被村干部扣了一半,”老人压低声音,左右看了看,“我们村的村支书,跟矿场老板是拜把子兄弟,补偿款下来,他先扣一半,剩下的才分给我们,我们敢怒不敢言啊。”

    中巴车在山路上颠簸着,雷杰看着窗外的风景——路两旁是光秃秃的山,山上的树被砍了,露出褐色的泥土;山下是一片片枯黄的庄稼地,看不到一点绿色。他心里沉甸甸的,风岭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两个小时后,中巴车到达风岭镇汽车站。所谓的汽车站,就是一个简陋的棚子,旁边停着几辆摩托车,是镇上的“摩的”。雷杰背着背包走下来,一股刺鼻的矿尘味扑面而来,远处的矿山传来“轰隆隆”的炸山声,天空是灰蒙蒙的,看不到太阳。

    风岭镇政府离汽车站不远,步行十分钟就能到。雷杰沿着土路往前走,路上的坑坑洼洼里积着泥水,不小心就会踩进去。路边的房子大多是低矮的砖房,墙面上沾满了矿尘,看起来灰蒙蒙的。

    镇政府是一栋三层的旧楼,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门口挂着“风岭镇人民政府”的牌子,油漆掉了一半。院子里停着几辆沾满泥浆的摩托车,还有一辆半旧的桑塔纳,车身上印着“风岭镇政府”的字样。几个工作人员站在门口晒太阳,看到雷杰背着背包走来,都停下了脚步,好奇地打量着他。

    “你找谁?”一个穿着蓝色衬衫的中年男人走过来,语气带着警惕。

    “我是雷杰,新到任的镇党委书记。”雷杰伸出手,笑着说。

    中年男人愣了一下,连忙握住雷杰的手,脸上挤出笑容:“哎呀!是雷书记啊!我是镇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叫我老吴就行。王镇长他们都在会议室等您呢!”

    雷杰点点头,跟着老吴走进镇政府大楼。楼道里的光线很暗,墙壁上贴着过时的标语,“发展经济,振兴风岭”几个字已经模糊不清。会议室在二楼,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说话声。

    老吴推开门,喊道:“王镇长,雷书记来了!”

    会议室里的人都站了起来,一共七个人,有男有女,年纪都在四十岁以上。坐在中间的是一个面色黝黑的男人,身材微胖,穿着白色的衬衫,领口敞开两颗扣子,他就是风岭镇的镇长***。

    “雷书记,欢迎欢迎!”***快步走过来,握住雷杰的手,力道很大,眼神却带着审视,“一路辛苦了,我们早就等着您了。”

    “客气了,王镇长。”雷杰笑了笑,目光扫过其他人——副镇长是个女人,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文静,却一直低着头,不说话;财政所的所长是个秃顶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个算盘,不停地拨弄着;还有几个党委委员,脸上都带着敷衍的笑容,没人真正热情。

    简单的欢迎仪式开始了,***先介绍了镇里的班子成员,然后又简单介绍了风岭镇的情况,大多是些官样文章,说“风岭镇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矿山项目带动了就业”,绝口不提污染和补偿款的问题。

    雷杰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等***说完,他才开口:“谢谢王镇长的介绍,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还不了解,接下来的日子,还要靠大家多帮忙。今天就不搞接风宴了,把镇里近三年的工作总结、信访台账、财政报表和矿山企业的资料给我,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雷杰会这么直接,连忙说:“接风宴已经准备好了,就在镇里的食堂,简单吃点,也是大家的心意。”

    “不用了,”雷杰摇摇头,“工作要紧,吃饭的事,以后再说。”

    ***没办法,只能让老吴去拿资料。雷杰接过资料,厚厚的几摞,抱在怀里,对大家说:“今天就先到这里,大家去忙吧,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开会讨论。”

    班子成员们纷纷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雷杰和***。***看着雷杰,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雷书记,风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事,急不得,慢慢来。”

    雷杰抬起头,看着***的眼睛:“王镇长,我知道风岭复杂,但越复杂,越要抓紧时间解决,老百姓等不起。”

    ***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雷杰抱着资料,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在三楼最里面,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里面摆着一张旧办公桌、一个文件柜和一把椅子,窗户上的玻璃有一道裂痕,阳光透过裂痕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

    他把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开始一本本翻看。

    第一本是工作总结,里面全是“取得显著成效”“稳步推进”之类的套话,没有任何具体数据,只有在最后一页,用很小的字写着“财政赤字500万元,拖欠教师工资3个月”。

    第二本是信访台账,里面记录了近三年的信访案件,一共127起,其中112起是关于矿山污染和补偿款的。雷杰翻到其中一页,记录着李家村村民李大爷的信访记录:“2023年5月,反映房屋因采矿开裂,要求赔偿;2023年6月,再次反映,镇政府回复‘正在协调’;2023年7月,第三次反映,镇政府回复‘矿企拒绝赔偿,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直到2024年3月,李大爷再也没有信访记录,旁边用铅笔写着“李大爷搬家,去县城投奔儿子”。

    第三本是财政报表,里面的数字混乱不堪,很多支出没有明细,只有“矿山协调费”“项目招待费”等模糊的条目,其中一笔“矿山协调费”高达100万元,没有任何发票和凭证。

    第四本是矿山企业的资料,兴盛矿业的营业执照、承包合同、纳税记录。雷杰仔细看着承包合同,里面写着“兴盛矿业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承包风岭镇石灰石矿,期限20年,开采范围包括李家村、王家坳等5个村的山地”——这个价格低得离谱,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要200万元。纳税记录更是可疑,兴盛矿业去年的纳税额只有10万元,而根据矿场的规模,每年的产值至少有1000万元,明显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

    雷杰越看越生气,拳头紧紧攥着,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风岭镇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财政亏空、干部不作为、矿企偷税漏税、村干部与矿企勾结,这哪里是“和谐稳定”,简直是一团糟!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1. 兴盛矿业承包合同不合理,价格过低,涉嫌利益输送;2. 财政赤字500万元,拖欠工资,支出不明;3. 信访案件112起未解决,村民被迫搬家;4. 矿山污染严重,影响村民生活。”

    写完,他抬起头,看向窗外——远处的矿山还在“轰隆隆”地炸山,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像一张灰色的网,笼罩着整个风岭镇。他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甚至可能会遇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