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宁方远调研  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2章 宁方远调研 (第2/3页)

    "小陈,随行人员精简了吗?"宁方远一边走向专车一边问。

    "按您要求,只带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和两位专家,共三辆车。"周秘书回答,"媒体方面也只通知了省报的经济记者。"

    宁方远满意地点点头,"记住原则:多看、多听、少表态。"

    车队驶出省政府大院,向城北的老工业区进发。路上,宁方远望着窗外逐渐变化的城市景观——从繁华的商务区到略显陈旧的工业带,汉东经济的层次就这样直观地展现在眼前。

    汉东重型机械厂的大门已经有些年头,斑驳的厂牌见证着这家企业的历史。让宁方远意外的是,厂门口并没有迎接的队伍,只有一位穿着工装的中年人在等候。

    "那是刘厂长,"随行的工信厅干部介绍道,"这家厂的老厂长,在工人中威信很高。"

    宁方远下车主动伸出手,"刘厂长,打扰了。"

    刘厂长粗糙的大手与宁方远相握,"宁省长,欢迎来我们厂指导工作。按您的要求,没搞什么欢迎仪式,工人们都在岗位上。"

    "很好,我就是想看看平时的工作状态。"宁方远微笑说。

    走进厂区,机器的轰鸣声扑面而来。宁方远注意到,虽然设备明显陈旧,但保养得很好,工人们操作熟练。

    "我们厂主要生产矿山机械,"刘厂长边走边介绍,"最辉煌时年产五千台套,现在...只剩八百左右了。"

    "工人数量呢?"宁方远问。

    "从三千减到八百。"刘厂长的声音低沉下来,"都是跟了我十几年的老工人,每裁一个,我这心里..."

    宁方远拍拍他的肩膀,"转型不容易。你们有什么应对措施?"

    刘厂长眼睛一亮,"我们搞了技术培训,让部分工人转岗到新设立的自动化车间。虽然投入大,但至少保住了两百个岗位。"

    在自动化车间,宁方远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整洁的环境,现代化的设备,几个年轻工人正在操作电脑控制台。

    "这是我们与省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智能生产线,"刘厂长自豪地介绍,"虽然只占全厂产出的20%,但利润占了50%。"

    宁方远仔细询问了技术细节和投入产出比,不时点头。他注意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人正在指导年轻人操作。

    "老同志适应新技术有困难吗?"宁方远走过去问道。

    老工人憨厚地笑了,"开始是摸不着头脑,但厂里请大学生来教,慢慢就会了。我这把年纪还能学新东西,挺有成就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