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李达康的谋算  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9章 李达康的谋算 (第1/3页)

    夜深人静,京州市委家属院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孤灯。李达康没有开大灯,独自深陷在宽大的皮质沙发里,指尖的烟头在昏暗中明灭不定,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神。

    赵立春“驱虎吞狼”的计策虽然高明,但具体如何操作,却需要极其精密的谋划,一步踏错,满盘皆输。核心关键在于:他必须给田国富和沙瑞金的调查组提供一些能够指向京城秦、李等家族的“线索”或“证据”,但又绝不能是铁证。

    铁证有两个致命风险:第一,如果沙瑞金真的凭借铁证扳倒了那几家,事后清算起来,提供铁证的他李达康就是头号功臣,或者说头号叛徒,那几家残余势力的报复将是他无法承受的。第二,如果沙瑞金失败了,那几家缓过气来,同样会追查证据来源,他李达康依旧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些证据必须是模糊的、间接的、需要大量推测和联想才能和那几家扯上关系的。最好是那种能成功引起沙瑞金兴趣、让他觉得方向没错,但又不足以直接作为呈堂证供,甚至经不起深度推敲的材料。

    更重要的是,递交这些证据的渠道,必须绝对安全,绝不能直接牵连到他李达康本人。他需要一个“信使”,一个完美的“替死鬼”。这个替死鬼需要满足几个苛刻的条件:

    有能力接触到与光明峰项目核心机密相关的信息。

    有强烈的动机或正直到迂腐的性格,促使他在发现“问题”后,会选择向上举报或汇报。

    其举报行为看起来合情合理,不会让人怀疑背后有他李达康的指使。

    即使事情败露,此人也能够承受后果,或者其身份能自然解释举报动机,不会溯及李达康。

    李达康的脑海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处理器,飞快地筛选着身边可能的人选。

    第一个闪过的是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孙连城作为项目所在地的行政主官,理论上能接触到不少内部资料。但李达康立刻否决了。孙连城此人,经过丁义珍事件后,早已心灰意冷,奉行“少做事、少犯错”的原则,对光明峰项目避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