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3章 跟沙瑞金的汇报  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03章 跟沙瑞金的汇报 (第2/3页)

选方案,按程序报备到省委组织部进行‘审核备案’。在审核阶段,我们可以……嗯,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对推荐人选的能力、资质、或者是否存在其他更合适人选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或者‘疑问’,从而延缓甚至影响他们的任命进程。同时,我们可以同步提出省委组织部认为更合适的人选方案,建议京州市委予以考虑。”

    吴春林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这番话说得迂回曲折,但沙瑞金完全听懂了。所谓“技术操作”,核心就是利用省委组织部对下级组织部业务的指导权和干部任命的备案审核权,在程序框架内进行干扰和博弈。这确实是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成功的前提是,具体执行的人——尤其是他吴春林和京州的陆海平——必须立场坚定,敢于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则去对抗一位强势的市委书记。

    这其中的难度和风险,不言而喻。吴春林这番话,看似提供了解决方案,实则将所有的困难和潜在代价都摆在了台面上:他吴春林可以操作,但这需要沙瑞金顶在最前面施加巨大压力,而且他本人和陆海平都将因此彻底站到李达康的对立面,承受巨大的政治风险。

    沙瑞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地看向吴春林。办公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完全明白了吴春林的潜台词。这位组织部长,还没有下定决心把身家性命押在自己这一边。如果吴春林已经决心铁心跟随,那么此刻说完困难之后,给出的就不会是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操作”建议,而应该是更明确、更坚定的承诺,比如“只要瑞金书记您态度明确,我们组织部一定想办法把这件事办成”。

    吴春林现在的态度,是典型的“看菜下饭”,他在观望,在权衡,需要看到沙瑞金更有力的支持和更明确的信号,或者说,需要沙瑞金展现出足以让他安心下注的胜算和掌控力。

    沙瑞金理解这种权衡,到了他们这个级别,每一个重大决定都关乎政治生命,不可能仅凭一腔热血或者上级的一句命令就轻易押上一切。吴春林有他的顾虑和盘算,这很正常。

    当然,沙瑞金作为省委书记,拥有最高的权威,他完全可以不顾及这些,强行将这件事搬到省委常委会上去讨论。以他目前逐渐稳固的地位和光明区问题的敏感性,在常委会上通过一项对京州市特定人事安排进行“指导”的决议,并非没有可能。但这属于非常规手段,有点类似于“降维打击”,固然能展示权威,却也容易授人以柄,落下“以权压人”、“干涉市里具体事务”的口实,甚至京城那边的人会以此为借口攻击他。除非万不得已,沙瑞金不愿意轻易使用这种方式。

    他需要的是一个更圆滑、阻力更小,并且能让吴春林等人心甘情愿出力的方案。

    “看来,李达康同志这次是势在必得啊。”沙瑞金轻轻说了一句,仿佛在自言自语,打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